《與我聯繫》
目前分類:[書籍] (183)
- Oct 27 Sun 2019 13:08
[書籍]原生家庭療法
- Oct 18 Fri 2019 20:00
[書籍]擁抱刺蝟孩子
- Sep 15 Sun 2019 00:52
[書籍]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 Sep 15 Sun 2019 00:50
[書籍]走過愛的蠻荒
看完文國士的這本書,讓我對他整個人肅然起敬。瘋癲和文明,其實只有一線之隔!他人生中的這些低谷和幽暗,曾為他抹上濃濃的陰影,那些對愛的矛盾和渴求,對親情的逃離和掙扎,對許多人而言,都是種不能負擔之輕。
- Aug 22 Thu 2019 15:08
[書籍]當時無法說出口
- Aug 19 Mon 2019 17:12
[書籍]暑假玩數學:一日五分聰明123、玩出數學腦300道
暑假期間,為了陪伴兩個姪子(一個三歲、一位6歲),找了許多有趣的書籍,開始對於英文數學做準備,想跟大家推薦這兩本書,第一本書是2-6歲合適的數學讀物,第二本則是訓練觀察力、邏輯、圖形、幾何和運用的讀物,適合年齡較大已經是小學階段的兒童閱讀。
- Aug 04 Sun 2019 13:23
[書籍]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
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找回心靈自由,不受他人左右的「自我暗示」練習
「いつも誰かに振り回される」が一瞬で変わる方法
這本書,我覺得非常好看,也重新省視自己最近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常覺得我們有些感受是被強化出來的,
- Aug 03 Sat 2019 13:10
[書籍]第五個孩子
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小說[第五個孩子],分享這篇純粹是個人閱讀的興趣,其實我的第一次注意到多麗絲.萊辛的作品是<浮世畸零人>,這本書剛好是<第五個孩子>的續集,起因是當時因為手上的孩子有特殊的特質和狀況,與小說中主角班的情形和特質非常雷同,再回頭閱讀這本<第五個孩子>更有感觸!
- Aug 02 Fri 2019 13:19
[書籍]此生聚散,你要敢愛敢當
- Aug 02 Fri 2019 12:54
[書籍]當下的父母:你是孩子自愛和自覺的典範
某天早晨,約莫是七點半左右,我張開惺忪的雙眼,一眼望去,看見小女孩坐在陽光灑落床頭的床中間在玩枕頭,平靜的,愉悅的,一抬頭看到我,露出燦爛的笑容,那一刻「媽媽望向孩子,孩子瞧見媽媽」的眼神對望我讓們深切的連上,沒有言語,沒有肢體接觸,我也對應著給她個燦爛的笑容,這是來自媽媽這頭殷切的回音,關於愛妳的回音。
- Jul 30 Tue 2019 19:11
[書籍]讓你不自覺做錯,事後卻又受傷懊悔的「暗黑心智」
讓你不自覺做錯,事後卻又受傷懊悔的「暗黑心智」:操控情緒與行為的童年意念,讓你無意間傷害了自己與他人,你該如何脫身、做出改變?
現象學中,我們腦袋裡形塑的世界,形塑了我們的世界觀。這本暗黑心智的主軸最主要在探討我們身而為人,為何要自尋困擾,並受困其中。
- Jul 16 Tue 2019 12:46
[書籍]3~6歲做對管教,不打不罵孩子更聽話
- Jul 14 Sun 2019 00:15
[書籍]用桌遊,陪孩子玩出天賦和好個性
- Jul 03 Wed 2019 07:00
[書籍]讓相處變簡單的32個心理練習
- Jun 21 Fri 2019 23:16
[書籍]~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
- Jun 18 Tue 2019 18:17
[書籍]放手前,試著再愛一次
放手前,試著再愛一次:因為婚姻,情人變親人,愛情轉化成親情,讓婚姻律師告訴妳該怎麼做,以及什麼不能做
If You’re in My Office, It’s Already Too Late
這本書從婚姻的結束,回推「這幾年,我們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質變的?」
- Jun 15 Sat 2019 00:44
[書籍]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
- May 25 Sat 2019 02:42
[書籍]叛逆有理,獨立無罪
看了這本書"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 ",推薦序有許多人寫到自己的過往,書籍內容也提及很多人不敢不乖,為了達成父母的期望,裝成另一個乖巧的樣子,結果就是當真的人生要做選擇的時候,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到底要拼一條自己的路還是案找父母的期望?這兩個選項就在心中打架,對父母又氣又怨又想被認可,面對父母就掉到一種很糾結的情感,假設你是屬於這類型的孩子,很適合看這本書,看看書往往是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的,這本書也讓我和母親的一些相處過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