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

羽茜的書籍,從婚前到婚後,陪伴了我好些日子。能搶先看他的新書,並且搭上現在養兒育女時期的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

社會學受訓背景的他,總是從文化、社區、家庭來看待和聆聽個人遇見的問題,尤其是女人!

身為母親,許多社會價值的要求和規範,讓女人不再只是女人,要當個好妻子、好媳婦、好媽媽,然後將好自己縮的小小的,好像似乎這是在天平的兩端。

這天平的兩端放著「自己 vs 好妻子、好媳婦、好媽媽」

在羽茜的社會觀察實錄,以及自身經驗所及,透過細膩的理解和書寫,將女人身上的包袱打開,一樣一樣拿出來觀看

我相信每位母親的家庭支持和資源很不相同,但同樣存活在這一個大時代的文化當中,被賦予的責任和扮演好腳色的要求都很相像,

也因此,當男女不平等,對性別腳色期待不同的壓力,壓榨著並要求著每個角色的樣子,這個社會,因為這個框框而穩定,也因為這個框框,而有許多人在裏頭受苦但不能說。

 

看著羽茜說,她希望她的女兒能因為他寫這本書而重新思考女性的自由,並且勇敢追尋自由這件事

了解身為母親的她,是如何面對這種不自由的困境,用怎樣的方式看待不公平,並且避免以不公平待人

 

每一句話,都好像跟在翻著書的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女說著,因為這樣的寬慰和理解,我們都想擁有,也都不想下一代受苦

我想這不只是將這份禮物,給予她的女兒,也是給我的女兒,給我,和我身後所有的男性和女性,

說著我們寄託並透過書寫解放下個世代,因為有了這樣的看見,有不同的眼光,望向另一個我們看不見的世代。

 

 

 

內容簡介

身為媽媽,就沒有自由的可能嗎?


  想要「成為自己」的自由,不需要不顧一切的勇氣,
  只與妳想要做什麼事、喜歡做什麼事、願意接受哪些挑戰有關,
  而無關乎別人希望妳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女兒、是妻子、也是媳婦和媽媽的暖系作家羽茜,
  在一次次的自我對話和練習之中,理解那些我們身上都有的壓力和眼光,
  尋找有可能的,屬於媽媽的自‧由。

  我身為母親也是女人,現在也還背負著這些包袱努力生活著,
  我想從自己開始,也為女兒卸除這些不必要的重擔──

  關於自己內心的「別人」|
  從生活瑣事到更大的人生選擇,我們都會考慮到別人會希望我們怎麼做。然後當我們可以預測、甚至親身經驗到別人的要求和自己真正想要的並不一致時,就感受到被束縛的壓力和左右為難。

  關於可以「實現」的自由|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一旦選擇了不能輕易回頭,只能努力去在這個選擇的範圍之中做改善或修正,結婚生子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原生家庭」的另一個角度|
  看待過去的事情不能期盼、希望對方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甚至也不能追求對方的理解,而是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

  關於「婆媳」之間|
  所有親子之間的問題都可以「被呈現」為婆媳問題,即使意見不和,丈夫跟自己的父母也可以不用正面衝突,只需要說是「我老婆跟我媽處不來」,就不需要為了父母的不悅而感到為難或內疚或是溝通。

  如果寫一封信給女兒|
  女兒不是母親人生的延續,母親也不是女兒未來的樣子。
  我希望妳知道,我們是兩個獨立不同的個體,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成熟,不做妳的牽絆,而是給妳我最大的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