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整理好了,可以不要亂動家裡東西嗎?」先生下班後,正躡手躡腳地在家裡翻箱倒櫃找吃的東西時,太太出口這樣說。
於是,他轉而先打開電視,想等太太進廚房後,再找東西吃,但是…
「回家只會看電視,能不能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啊?」「小孩的功課都是我在看,孩子的教育,你到底做了什麼?」「你看隔壁林太太,她先生都會倒垃圾,你會什麼?」連環珠砲式的責難,讓先生臉色一陣紅一陣青,但是,小孩在現場,他也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只好悶著頭轉向看看小孩的功課!
太太一邊叨念著,手上的工作沒有停,但心裡的埋怨並沒有因為發洩出來而更好一點。因為,當她看見先生臉色一沉,默默的幫著忙,她並沒有更好受。
我念你,並沒有更好受
太太心裡面想著「如果你是自動自發就好了!」「為什麼要到我念了才做!」「那不是你應該要想到的嗎?」這樣一想,心裡面就更累了!
我沉默,不代表我接受
而先生呢?先生帶著疲憊但無力感的心情,一邊幫小孩看功課,一邊卻是又餓又難受,但是,面對太太的責難,該怎麼辦?要回嘴,似乎他也體諒她在家的辛勞,但不回嘴,又似乎讓她無情的發洩,重點是,不知道這樣的攻擊和責難會不會停止。
於是,兩個人都卡住了,沒辦法溝通!
從依附理論看太太和先生的需求
太太的責難和宣洩是有它的原因的。可能長期以來,期待先生能夠對家事多投入、對家庭更盡責,才會讓她感受到我們是一起組成這個家,誰也沒有丟下誰。
先生的無力感也是有它的道理的。一個男人下班回家,腦袋要切換到家庭模式,從工作者變成先生或父親的角色,需要些緩衝,但是一回家就被數落的心情,感到委屈和拉不下臉,雖然一方面按照太太的方式幫小孩看功課,但心底的那股埋怨也默默的積壓著!
多少怨偶是在此時,說不開也談不了,最後一吵不可開交,或是感到很累。
從情緒取向的觀點,依附需求在說的是,一個人想靠近另一人時,心底的擔心害怕和殷殷的企盼被滿足的心情,這是種人天生的情感渴求和深層的需要。
從依附需求的角度來看先生和太太,就會發現:
一、也許,太太在表達的是:「在家裡,我總是感到我沒有幫手的」「面對家庭大小事,我總是感到我是孤立無援的」當我看見你在打電動或看電視的時候,一方面我知道你需要放鬆,但一方面我感到好氣,氣你丟著我一個人,享受著自己。我們家似乎變成我一個人在扛!那種,「你還在嗎?你會為這個家付出跟我一樣多嗎?你會繼續投入嗎?」這些心底對於想跟先生確認的心情,瞬間變成生活瑣事的標靶,一次次刺向紅心,讓先生無處可躲,但自己也變得歇斯底里!
二、也許,先生在表達的是「在你眼裡,難道我是這麼一無是處的嗎?」「我難道這麼不重要,被你喊來喊去?」「你難道沒看到我很累,不要再逼我了」當先生顧慮到太太的心情,不想越吵越烈時,先生採取的退縮態度,其實是悶到極點,那種不要再逼我了!好吧,你說什麼都好!不要再來煩我了!這些就讓先生變得更退縮,或是氣在心裡口難開!
這些互動方式,都再再消磨掉兩人間彼此很好的默契'、原本對生活的期待,或是消耗掉原本有心討論未來生活的心理空間,甚至因為這些互相折磨的責難,在夫妻想要好好坐下來溝通之前,那種心底的怨氣和沸騰的怒火,就已經在空間中蔓延,變得更難以親近彼此,也更難接近原本要表達的意思。
而那些依附訊息,包含「即便吵再兇,你還會在乎嗎?」「你還繼續會投入嗎?」「你會丟下我嗎?」這些依附訊號就沒有機會被看見,而是被表面上爭執的炮火猛烈攻擊的對話給淹沒。
然而,判斷誰是誰非,誰付出比較多、誰付出比較少,就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窘境,甚至只是製造更多”爭論誰輸誰贏”的問題。
在安全的關係下,安撫彼此的脆弱
其實,在這樣一來一往的惡性循環中,兩個人其實都可能感覺很受傷。先生的傷是「每一次,你劈頭罵來,我無力回應,我覺得你已經把我逼到牆角了,但我說不出來也無力反抗,等著下一次的發生」太太的傷是「第幾次了,你到底懂不懂不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追著你跑感覺好累,你能不能主動點投入,讓我感覺比較不孤單!」在細數著生活事件背後,其實兩個人共同的心情都可能是孤單和無助的。
所以,透過彼此緩一緩,看穿惡言惡語背後的善意和靠近,才可能真心誠意的袒露聽到對方的惡言惡語之下那種脆弱無助心情,這樣才有機會跟彼此更靠近!
*圖片修改授權自李昌周攝影師,版權歸攝影者所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親子天下嚴選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139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