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卡片會說話,他將幫你說出內心的什麼呢?
應很多人詢問我投射性牌卡在諮商晤談時的使用,所以開始【牌卡使用系列】的圖文簡要說明~
【Cope因應卡】這套投射性牌卡 是我個人非常愛用的一套卡片。
他是蘇聯的畫家、以色列的治療師和德國的出版商出版的,對象上很適合高中以上的成人!
和OH卡不太一樣的地方,他的圖像較迴異於一般日常情境,而是較深層的心理困境,隱喻空間也較為深層。
所以我們常能使用於心理創傷的處理,以及較複雜的事件情境,與家長晤談或帶領家長的工作坊可使用!
我通常會依照晤談情境和內涵,混搭手上適切的牌卡使用:
*青少年人像卡(圖卡和關係卡)
*人像卡 (圖卡和關係卡)
*OH卡 (圖卡和字卡)
*哇卡 (通常較適合中後期搭配使用)
簡要使用說明舉隅:
(此案例為和學習夥伴互相練習時產出,已徵求夥伴同意修改故事內容後登出部分內容)
*一開始蔓蔓表達不知從何說起,只表達她心情很鬱悶,在職場上常臭臉迎人心底卻是苦悶不堪。
step1 :邀請蔓蔓感受一下這種苦悶的心情
step2:挑選一張受困心情 有感覺的卡片。(蔓蔓在這兩張中猶疑,我邀請她先將兩張都選出)
step3:請慢慢說說對於圖片上較有感覺的部分
蔓蔓表示 ://
第一張圖中的小孩面無表情,感覺很冷漠讓他感覺很強烈;
第二張圖則是被"別過頭去的女生"感到吸引。
看著蔓蔓表情若有所思,我隨即問到她似乎想到甚麼....蔓蔓才開始鬆口說她的故事...
蔓蔓表示她是職場的新鮮人,現職工作已一年半,但仍無法適應,
其表示在職場中常遇見不合理的要求和對待,已逾一年多,受困無所適從的處境
接下來,則可透過諮商的歷程協助來談者做深入的探索,可搭配OH卡的字卡、圖卡或哇卡順著流程詢問,
協助來談者更深入的接觸自己內在的感受,釐清自己的處境 進而對處境掌握和做決定!
進階說明:
有時候晤談對象到這時還無法細說自己的故事或想到什麼,則請從圖片中細問蔓蔓關於圖片的感受和聯想。
可從顏色、圖片人物表情、想更動或增加的場景、以及對圖片人物的好奇等方向
協助晤談對象,從自由聯想的隱喻空間中,開始接觸內在的感受、想法及處境。
以上為晤談歷程使用的 簡要舉隅說明。
ps:在個人網誌中解說 牌卡使用是我最近的初體驗,若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下交流及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