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妳正在養大的是問題故事,還是偏好故事?」
昨天和佩玉掛上電話,心情是飽滿的。我們正在創造和發想生命到這個階段中,一件有趣的小事!
其實,這個作品從創作前身開始,運用在自己身上,就不斷在考驗我的理智和感性層面。
他是我的一部分,我想要盡可能兼顧生命層次,讓他完整,
雖然,結果出現的是什麼,還是很未知。但生命何嘗不就是如此,一個又一個的未知!
會有這麼多的感觸浮現上來...
一個部分是跟作品有關,一個部分是跟自己有關,
「要對自己誠實」說的很簡單,卻需要十足的修練,
對自己的貪婪誠實,妳做不做得到?
對自己的惡意誠實,妳做不做得到?
對自己錯誤的選擇誠實,妳做不做得到?
要對善意誠實,簡單,
要對惡意誠實,困難。
就像「就算一手爛牌也要打到最好」這篇的體會,
人生中,
要有臣服的勇氣,
也要有闖出去的快感。
但是只要妳願意,「坦承就是個力量」讓勇氣推動到另一個偏好的故事,
然後,專注到妳偏好自己想要變成怎樣的人,讓這樣的故事多發生一些。
在《生命如此富有》這本書中,丹米爾曼引述美國原住民部落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孫子惹了麻煩,祖父開導他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了兩匹狼,
一匹溫和、平靜又生氣盎然;另一匹則殘忍、暴戾又具破壞性。」
孫子問祖父:「哪一匹狼會比較強壯呢?」祖父回答:「你餵養的那一匹。」
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脆弱、無助和貪婪;也有公道正義,無私和助人。
不要等到抉擇的瞬間,因為平日的未覺察,而讓自己後悔莫及,
連自己感受到局勢的失控和無助,這匹狼已經被餵養到連妳都不認識他(自己)。
問題故事永遠有很多,例如:我感情不順利、覺得工作有很多困難、為什麼這個年紀還不能結婚、
為什麼我愛的人永遠把我擺最後,為什麼我結婚後還是不安全感....。
這些故事版本會讓一個人精神耗弱,不想就罷,想起來不但擾人又傷身。
於是,往問題投身的版本,妳的故事就會從掌上明珠般的單純可人,變成驚世媳婦般驚滔駭浪。
於是,偏好故事就出不來,沒人理會妳要怎麼過活?而是他人評價著妳怎麼過!
然後,你就被卡住了,還在中間抗議誰誰誰偷走你的人生 浪費你的時間 奪走你的幸福
其實,沒有人可以斷送妳的幸福,更沒有人可以讓妳幸福快樂。
沒有人可以左右妳偏好和喜歡的生活,更不需要因為愛一個人而過度妥協,失去自己。
從每一天開始著手,維持妳對生活的熱情,對自己的喜歡,
然後,記得謝謝自己,也謝謝自己每一天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