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962(研究所考試,諮商學派)

能夠用這樣的方式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就像再度陪伴自己看一次那十五年的生活,很踏實!

 

 

為了八年級下學期的課程,過年時,我將自己國高中~研究所畢後的課本拍下來,

每一頁都充滿了當時自己挑燈夜戰的汗水和努力、也重新遇見自己的堅毅和耐煩...

於是,我用了這樣的分享方式,陪著孩子一段...

 

 

我始終相信,生命是一段又一段的過程,

有時候,是別人幫你切好的,例如: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國中、高中、大學階段...

 

每一個"一段"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和期待,嚮往和憧憬

只可惜,對我來說由於慢熟,往往等著要熟悉的時候又被硬生生的換新環境

對我來說,所有的不安,從每個轉換階段直到現在的台北生活,都歷歷在目。

  

 

直到我的研究所經驗,充分與自己裡面那些陌生在一起,我才發現自己的不安原來是個很棒的一塊。

因為有不安,所以更能體察和敏感,也因為有不安,我更會找方法幫助自己一段

他不會對我的生活適應幫助太大,但其實也沒有對我造成實質的危害 可不是?

 

IMG_5961

(註:這是我國中的歷史課本,國中歷史老師往往常用軼事紀錄法讓我們做理解的學習)

 

  

回頭來看,國中高中的挑戰,堂而皇之,表面上都是市長獎畢業,

但實質上我總是挑選匱乏的環境讓自己成長,從看似不起眼的環境中長自己

 

  

在班上沒有說的是,國中的時候我念的是隱形的放牛班,

在當時推崇常態分班的班級裡,

隱藏著這樣一個前五名和後五名平均差了十幾分的班級,

確切來說,上課的氛圍就更是詭譎,確切來說真是群魔亂舞,

會念書的人是班上的特殊分子,我們得偷偷唸,不能太囂張,才不會得罪人

  

IMG_5959    IMG_5958

(註:這是高中英文課本,將老師上課所說和講義內容整理在課本裡,一本書掌握要點)

 

  

高中時期,我選擇商職中的綜合高中,在高職這種同學都在摩拳擦掌練一技之長的環境裡,

選擇社會組的我們(28人)是少數民族,老師常嫌棄我們"先天不良,不是缺手就是斷腳"

(意思是:要不只有英文好、不然就只有數學好OR兩科都很差,比不上高中生,更比不上高職生)

就算我們表現不錯,也得數落兩句,企圖激勵叨唸我們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從來不是個聰明,也不是個容易在選擇題得勝的孩子!

我丟三落四、忘東忘西、粗枝大葉、難以注意細節 

但是,這讓我認知到自己必須更努力!更固執的不放棄自己所用的念書手法!

 

  

國高中時期,我看見自己往往是主流價值中的異數,

當時的我,沒有補習、沒有資源...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努力和毅力

卻用盡"散打突擊的方式",去試圖殺出一條證明自己的血路

 

 

高中更是孤注一擲,堅持用有限的時間自己讀,不補習  也不買參考書 

因為資源缺乏,我從來覺得讀書不是件什麼浪漫的事情,

但我卻用結論是浪漫的方式從第一類組(社會組),考上理工科系第二名

接著,又從二類科系,應屆考上當時錄取率只有3%的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更在畢業後,不直接實習,反而先工作後才去考教育甄試,一舉以第一名考上(榜首機率0.3%)!

 

IMG_5964

 (註:研究所考試心理學各章概念圖 重點整理)

 

  

但是,

對我來說,十幾年來將近20年的學習,一直是種執著的賭注,

我堅持通盤理解,不為考試死背,十幾快要20年來都是挫折,

在研究所期間(22-25歲)才更確定自己是通盤理解類型的學習沒有什麼部隊,

然而,"對選擇題投降"也變成這段日子"只考是非選擇題時期"鐵定會遇到的挫折....

 

IMG_5966

(註:這是研究所考試統計與分配的筆記,運用概念圖法讓自己通盤掌握全局)

 

 

要不是,第一次跨考研究所 就能上榜的正向經驗,我也不會發現...

我的強項是通盤理解前後脈絡的申論題!

  

IMG_5705  

如果時光荏載,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需要用理解的方式通盤深入的念書,卻卡在小考而敗筆

那麼時間一旦拉到長遠,那些"對著選擇題投降的日子"又代表什麼呢?

 

 

 

我只是想帶孩子看見,找到自己的手法和策略,有時候不見得會迅速在考試上彰顯,

但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手法,的確對人生的幫助是更大,因為你會知道成功的手法絕對不只一條

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所謂的成功是什麼樣子,

這已經全然跳脫"證明自己"這件事,而是一種更寬廣的人生態度!

 

IMG_5967

 (註:研究所考試心理測驗概念構圖和補充考點說明)

 

 

我花了這整整10年的時間在所謂"選擇題式的考試"苦海裡挫折

卻只花三年時間,體現和實踐每個人天生本來就有天賦差異,

不要窮追猛打自己所弱的,而是將優勢一把刀磨利,讓它好再更好才是重要!

 

  

 

所以孩子,我想跟你們說,有典範和楷模很好,有短期效益的方法和策略很好

你得退回一個位子...好好去想想、去看看自己實際想要怎麼做?

 

 

有模範和學習對象很好,但你往往不會變成他,不假思索完全地複製他的手法,

或者只陷入死背沒有思考的學習,將只有在教科書的道理上打轉,沒有辦法變成你的東西,

而你也在過程中更迷失 更患得患失,找不到自己在學習的魅力和手段,

這是超脫小考和段考,基於人生而言,最可惜的錯過!

 

    

 

 

  

 

 

 

 

 

arrow
arrow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