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當她從我身體被拉出來的那一刻,我跟她說「孩子,為了妳,媽媽這次不能說到做到了!」當時,我們都很挫折。

記得我們在產前,全家人一起上了許多產前課,練習最多的是,媽媽跟妳說要怎麼樣順利通過產到,在心裡面默默跟妳打勾勾,一起耐心做好許多練習,記得我默默跟妳說 :
「要先低頭通過產道,再抬頭轉頭慢慢離開子宮頸,來到世界上媽媽會第一個先抱妳,等待妳尋獲乳房在哪裡,妳要大口大口吸喔!」

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當我的產程遇到高燒不退,妳的胎頭卻一直還沒下降,我們就從自然產的產程計畫中,在醫師建議下臨時被迫決定改成剖腹產。

「剖腹產」從備孕以來從不在我的選項中,也因此,我們都錯愕慌亂,醫生提及妳高居不下的胎心音對妳不利,最後我們都被推進手術室,記得當時因為決定太臨時,我感到非常害怕,一邊哭一邊顫抖著讓醫護人員進行麻醉,妳也一邊哭一邊被拉出我的身體!

當你從我身體被拉出來的那一刻,我的神智已經很迷亂,麻藥下地太重的情況下,我想努力睜開眼睛看見妳都有困難,這是我第一次感到這麼力不從心!妳的聲音是忽遠忽近,聽不清楚更看不清楚,最後更暈眩了過去!

這個產程讓我們都飽受驚惶,事後妳在加護病房的那些日子,我每天去看妳,卻摸不到妳,花了很多心情調適自己,並且照顧妳!
 
住院期間麻藥退得很慢,我在想,我們並沒有要跳過沮喪的心情,一味只想著正向樂觀,加上賀爾蒙的變化,這樣會更撐不住沮喪,更容易陷入憂鬱心情。所以,在我面對自己感到挫折時,同時想著執抝哭不停的妳,說不定妳一樣是感到很挫折。
 
也許,這正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一堂課「面對挫折」「因應意外」。
 
嬰兒的情緒緊連著母親
當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跟我說,女兒會突然用一種歇斯底里的浮誇狂哭表達需求,一開始我也很錯愕,我發現無法聆聽女兒的哭聲,聽了就會想掉眼淚,我們有著奇妙的共振,突然間我發現原來我心底的哭聲跟她是一樣的,是她把我心底的哭聲哭了出來,於是,我開始允許自己莫名其妙掉眼淚,也允許自己有低落的心情和想狂哭的難受。這樣哭一哭,接納一下自己,難受一下,再接納一下,告訴自己「沒關係」「沒關係...」允許自己哭一哭了,也比較能夠接受和聆聽女兒的哭聲了,對我、對妳,似乎都好上許多了!

直到月子中心的護理人員細心的觀察下,他們跟我說,
「媽媽,妳知道嗎?在妳身體不舒服的那幾天,小孩在嬰兒室情緒也很躁動,可能感她也覺到媽媽的情緒波動!」護理人員跟我分享著,

當下她跟孩子說
「妳媽媽很想陪妳喔,但她今天真的不舒服喔!已經去看醫生了,妳要乖乖,讓她安心去看醫生喔!慢慢吃,慢慢吃,等一下沒關係,不要急、不要慌,媽媽會回來的喔!」
 
護理人員跟我說
「妳相信她聽得懂嗎?我們在這邊這麼久了,嬰兒都聽得懂喔!妳要常常跟她講話,跟她講”慢慢來,沒關係”我都在喔!」「她只是最近一直都比較沒有安全感,遇到挫折就很激動,要給她時間、要有耐心喔。」我把這些話珍惜著,像是掖在折子裡面,收在心底面收得好好的。

時不時抱著她就跟她說話,當她尋乳有困難,邊吃邊大便感到不舒服就大哭、嗝拍不出來一直梗著,很激動狂哭的時候,我就先緩一緩自己的心情,慢慢跟她說:
「我知道妳怕吃不到,好難受,就哭得好大聲」「好挫折,一次次都沒試成功」
「好怕沒成功就再也沒有了對不對?」「我知道妳難受,可以幫助我了解嗎?」

待在產後的脆弱心情中,深深感受到醫護人員對待產後媽媽的同理心,實在很重要,
記得她們說:

「妳跟她講話,其實她們都聽得懂喔,她們從五個月就聽得到妳的聲音,喝著妳的母奶也記得妳的味道,妳是最佳療癒他們的大人了!

「而且,那個挫折經驗不只妳有,小寶貝也一起承受,她那麼小, 容易覺得很不安全、很害怕,都很正常!妳想想,生產過程妳覺得她被拖出妳的身體,沒有說到做到給她一個溫暖的產程;
「她的感覺也同樣是挫折哪,睡好好地怎麼就這麼被開膛剖腹被拉出來!

「這個挫折,妳們得一起面對,並且當妳難過的時候,有時候也想著她狂哭的背後也許也是這麼挫折,然後跟她說話,談出來去修復彼此!」
 
我望向遠方,想起過去服務過的案家,何嘗不也是這樣,親子之間的傷痛是雙面刃,當媽媽感到受傷時,孩子同時也感受到受傷。
 
而親子之間要談起這個,就像隔面牆,如果這次的生產經驗,就像一堵牆,擋著我們各自煩惱,但換個方向,也許也有機會讓我們更親密,跨越藩籬去修復彼此。
 
而這個橋梁,正是我們慢慢建立的安全的親子關係。
 
學會面對「挫折」和「意外」
這些日子,我也慢慢體會到,原來孩子來到世上的第一堂課,是學會面對「挫折」和「意外」。面對挫折我們可以選擇低落難受,也可以選擇舔舐傷口重新出發;面對意外,我們可以捶胸頓足,也可以選擇從意外中找到意義!
 
而我們也得承認,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徒勞無功,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都無所謂。
 
孩子,媽媽想跟妳說,不管低谷跌得有多深,重點是重新再起的盼望和勇氣,這是身而為人很可貴的信念!
 
其實安全的關係是催化劑,每當我一次次跟妳說話,發現妳從狂哭到合理的哭,從無法等待到慢慢來,微小的進步對我們來說都是大大的安慰,也正是重要,所以我們一起花時間學,即便是漫長且漸進的過程,都沒關係!

我們無法改變生產過程的事件,但我相信小小的挫折會變成人生中大大的養分。未來還有很多很好很好的事情,正等待我們一起去創造,女兒妳相信嗎?沒關係,媽媽相信喔!就讓我們帶著開放的態度,彈性面對每個對挫折,一起反思、討論和調整,期待我們一家人因為不同的事件都會越來越好~為我們的家庭裝進一個又一個值得回味的好故事~


延伸閱讀:
準媽媽,妳得信任妳獨特的身體經驗
面對孕期變化,正式練習接納自己的時候
孩子,人生這條路妳得自己走


*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創意設計團隊,版權歸藝之魚所有
*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