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生老病死」除了"老、病、死"的保健養生之外,國人對於「生產」的選擇近幾年開始逐漸重視產婦的自主權,生產的方式也漸有不同的選擇,相較於在醫療體系冰冷的產檯,產家又多了幾種選擇。像是:產家自己找助產士或助產所進行居家生產、醫療院所裡的生產(自然產、剖腹產),形式和生產方式及姿勢,也變得多元化,包括水中生產、生產姿勢的不同(趴姿、臥姿、蹲姿以及傳統的兩腳跨在產檯上等),醫院生產等。
 
其實,生產的過程其實充滿變數。我們必須記得生產不是生病,卻也是跨過人生的一個坎,過去人說,「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台)」表示生出孩子母子均安就可以喝麻油雞湯,但如果生不過就準備棺材送葬,顯示生產是半隻腳踏進鬼門關的大事。
 
現在的醫療很進步,雖然可以減少產婦冒著生命危險生產,卻也開始提倡及推行回歸自然,希望能夠減少一個一個SOP式的累加的醫療行為,並且重視產婦對於生產過程的了解,減少對生產的恐懼,並重視身體自主權的核心價值!
 
妳想要溫柔生產、優雅生產,還是有控制感的生產
每個人想要的不一樣,但每種生產都有它的優點、風險和準備。除了過去全部交給醫生和醫院處置之外,現在坊間也開設了許多產前課程,教導孕媽咪關於產程的一些概念,胎兒怎麼出來,怎麼看懂每次的超音波數據,如何做會陰按摩,並且教導產婦減痛的呼吸方式,及教導先生如何陪產等。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自然產程中打減痛分娩是優雅生產、剖腹是最有控制感的生產、在家人陪伴下一起迎接寶寶是溫柔生產,看現場狀場身體狀況如何叫做順勢生產。
 
其實,只要是不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安全之下,產婦是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剪會陰、灌腸、打點滴等醫療介入的,但如果影響媽媽寶寶的生命或健康安全,一樣得配合醫療評估,並進行該有的醫療處置。
 
所以,除了產前,妳可以了解想要哪一類的生產方式,但面對現場的狀況也得保持彈性。在月子中心期間,我聽到很多生產的故事,其中有夥伴想要自然產,但減痛分娩沒發生作用,加上呼吸方式沒有搭配上,會陰三級撕裂傷;有媽媽想要居家生產,因為寶寶胎位不正送醫剖腹;有媽媽想要自然產,減痛分娩打下去發燒,寶寶呼吸窘迫…。面對生產,我們除了盡人事之外,還得聽天命,將一個部分交給老天爺!
 
陪產中,給老公具體的任務
「看著我老婆生孩子,我都嚇到陽痿了」「我是怕血的人…」「聽我老婆聲嘶力竭,我的心也碎了」男人不是生孩子的當事人,當然無法感同身受那種痛苦。
但是,對於孕程和產程的不了解,就要男人進來陪,看著心愛的女人痛苦卻束手無策,也不曉得說什麼才對、要做什麼才能幫到老婆。
如此一來,對男人來說,在所謂”新好男人””暖男爸爸”的名詞背後,只能隱藏過度驚嚇的心情和恐懼焦慮,這對他們何嘗不也是一種暴力?
 
陪產中,建議老公可以學一些放鬆的方式,或者準備放鬆的器材小物,協助老婆放鬆,例如:坊間小的按摩器材、運用放鬆和冥想的方式,協助老婆轉移注意力、摸摸老婆額頭到臉頰的部位(重複來回協助放鬆);
 
或者,陪產中跟老婆說說話:「我知道你正在努力,妳相信寶寶也跟妳一起努力嗎?」「我都在,我都會在妳身邊,我們一起面對」「妳是很棒的媽媽,我看見你的意志力正在幫助妳」,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做,就問問老婆「妳希望我怎麼幫妳?」
 
當老婆進入第二產程時,可能不希望老公講話,或者聽到有聲音變得敏感,這時候媽媽也必須適時提出「先不要跟我講話」「不要發出聲音」這時候先生可以選擇肢體觸碰,或者隨侍在側就好,並相信老婆正在應付宮縮的疼痛!
 
每個產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我們也得了解到,每個孩子來到這世界上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產前準備是重要的,也許可能會有變化,但父母都努力過也準備過,面對生產這件事情,我們不要擴大恐懼,也不要徒增焦慮,當焦慮時,去翻翻坊間書籍、上上產前課程。不要過度蒐集嚇自己的網路資訊、不要過度聽從朋友之間的恐懼傳言,做好準備,並且面對現況,保持彈性。只要是產婦在了解產程後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做了對寶寶和自己都是最好的抉擇,就是最溫柔對待自己的溫柔生產哪!


延伸閱讀:
準媽媽,妳得信任妳獨特的身體經驗
面對孕期變化,正式練習接納自己的時候
孩子,人生這條路妳得自己走

*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創意設計團隊,版權歸藝之魚設計所有 
*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