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998.JPG

「無論你做什麼,我都做得比你好」
「你永遠都不夠格!」
「你阿總是比不上我,我當年比你...」
當人缺乏安全感、感到內心空洞,就容易跟別人較勁。
可在【母愛創傷】這本書的前提是
「即便對方是自己的女兒。」

當你跟對方較勁,至少就感覺仍是站在舞台上,而不是過氣的演員,或即將下架的過季商品。
只要鎂光燈仍打在自己身上,一定有我的戲分,就有存在感。
.所以,
當戲份被搶,就得迎回來,這很合情合理吧!對自戀型的人來說,他要搶戲的需求,讓人好奇它的內建電路板是怎麼形成的,因為他能無視於這人是否是他的兒女,只知道,一定得這樣幹就對了!
.
這樣子的人,通常很需要被讚賞、被認可、被關注。只要鎂光燈一轉向別人,他就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到害怕自我已經面臨瓦解。
所以他再怎樣,都得搶回戲份,以證明自己還「有用」。
.
這也是我想細細介紹【母愛創傷】這本書的原因,在我們生活中,總有一些細微的感受在日常發生,這些感受有些是社會價值觀的學習,有些是真實的自我感受,而人往往在求生存的過程,得用許多「應該」好讓自己調適,但某些時刻如果真實不一定如你想像,我們得做出些抉擇,然而有許多的人際問題,往往來自這細微處的重複上演,也許書籍有機會提供一個觀點,讓你從現實中逃逸,好好看看自己周遭也許平日不重要,但想起來很惱人的處境。

以處境為入口,在自己再度被捲入之前-「標誌他-懸置他-觀察它-保持耐心處理它」透過自己的改變,至少可再下載其它APP,稍微改寫一部分自己的人生。
在Susan Forward的【母愛創傷】這本書中,提出了五種母親,特別無法好好給愛。這在我們認為母愛是天職的氛圍下,他其實是想說,「一手給愛,一手詆毀」這樣的做法,造成孩子或成年的我們,有多大的影響。
而且,當孩子無法正視母親的「給愛障礙」就可能一輩子都在要、認為仍有機會迎回母親的眼光、要到認可和完全的祝福或至少合理的讚賞,卻可能一輩子被剝奪、或者得認份你就是父母的影子,直到父母生病沒辦法再要,或者不在世了,這孩子的一部分人生目標似乎也被帶走,什麼意義都沒有了。
.
這類型的孩子,常常合理化自己目前困難的處境,甚至是尋獲另一段被剝奪的關係,「他需要被剝奪的關係,以便自責和合理化這個情境,才能看見自己的存在感」。甚至是不准對這種情況質疑,或被挑戰這些信念,為了消除正視問題的罪惡感,也在下意識中,變成剝奪別人的人。
.
於是長期剝奪的情況下,也容易因為自己的自縊自貶,而成為剝奪別人的人,或是以受害者之姿示弱,但其實是貪食蛇永遠都得吃,但也可想而知的,永遠感覺吃不飽。
書中提及的是,這一類母親叫做「自戀型母親」,因為不穩定的自我,他們在自己早年人生的戲分常不被滿足,在心裡常跟假想敵較勁,因為他們永遠也被視為不夠好,所以很需要假想敵。
「當人生總得有人被說不好,我絕對不能成為那一位。」
透過貶損打壓別人,以獲得暫時滿足的優越感;透過貶抑別人,來感覺自己存在是有價值的,透過詆毀別人,來證明自己比較好。這樣的人,不是自愛,是極度不安。
當他贏了(對方似乎被勾起罪惡感,被認為說中了),他視為理所當然!當他輸了,他就詆毀對方,好維持自我價值!他當然也不能承受別人對他的一點批評和歸咎。
他把比他好的人當作芒刺在背,而他也需要芒刺,好有人可以鬥,不鬥,哪有輸贏的結果。他一輩子得有刺,因為沒有了刺,他也失去價值了!他無法接受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打在沙灘上,他得奮力貶損新浪,以證明舊浪也有一席之地才行。
.
在他以「希望你有用」「盼望你有出息」的長輩姿態鼓勵你,但當你有成就,又放冷箭掃蕩你的努力、貶低你的成就。
這類親子關係常讓人無所適從,也因為孩子常獲得矛盾且複雜的經驗,常常質疑自己、甚至是懷疑自己永遠也無法獲得價值和認可,更對超越爸媽懷著罪惡感,進而在人際關係裡,內心小劇場需要創造出更多較勁的場合,挑起比較的紛爭,以便也證明「我也是不錯的」的勳章,但效力往往不持久!
.
心態健康的父母,在眼見兒女長大,其實心中會升起一股傳承且寬慰的心態,就像在[看不見的傷]裡面說到的,我們看見兒女能用自己的手腳,胼手胝足打拼,走出自己的路,那種欣慰是無可言喻的,覺得兒女似乎是在自己凋零後,一種接棒的感覺。
.
所以我們看的見,這類自戀型的父母,在孩子出風頭的時候,感到很矛盾,一方面羨慕,一方面又因為比較感覺自己的人生似乎比較失敗;一方面要孩子追求卓越,一方面又看不起孩子。但其實他看不過去孩子的好表現,是表層行為,在它的核心信念裡,他其實很害怕自己被看不起!
這類像拔河一般的拉扯,常給孩子的教訓見怪不怪的結論是,總要留點戲分給爸媽,才能好好做事;長期害怕被搶戲的過程,就很想也在別人的人生中佔有一席之地,於是這些征戰就會無止盡的演下去,在自己要成功前得跛足,在你要得到之前想到自己不值得,在你追求成就時不斷自我打擊。
.
<母愛創傷>前六章,提供了一些觀點和五個類型的母親,試圖在理解自己目前處境的狀況下,辨識哪些是來自過去,和母親互動中交互作用的結果,在混亂的回應中,標誌問題所在。
書籍中給療癒的處方籤在第二部分(p.163)「療癒母愛創傷」八章的練習題裡,協助你,在看清楚問題後,我們先別將問題投諸歸因在外,而是開始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得嘗試先陪陪這個不知所措的自己,通曉過去、重新決定,走上一段對自我的發現之路,這條路上你不孤單,有你、有我、有大家,一起來做這份人生的功課!
#母愛創傷
#無愛之愛仍有愛
#對話持續中

 

 

 

博客來書籍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39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