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300510_684881068286849_7024500720039337006_n

從小到大,媽媽總是對他說:「你沒有我不行。」「我不照顧你,誰會照顧你?」

「你衣服怎麼不穿多一點?圍脖記得要戴上。」她看著正要出門的先生,不斷提醒。

「喔。」先生悶哼了一聲。

「這種天,你還是戴一下帽子吧。你衣櫃上層有一頂刷毛的鴨舌帽,戴它出去,會很暖和。」先生已經開始不耐煩。

「那雙皮鞋的鞋底快掉了,你要換一雙,最好是鞋櫃右手邊的那一雙。」

先生忍住怒氣,不爆發,但他頓時愣了一下。怎麼太太和媽媽這麼像?

他好像突然間變回婚前,被媽媽悉心照顧著的小男孩。這是一種很熟悉,卻又不舒服的感覺。他只要和母親相處,就像變成箍著緊箍咒的孫悟空,永遠逃不出五指山。

他有一個很享受孩子們崇拜眼神的媽媽,鄰居也都對他媽媽讚譽有加,因為她一手包辦先生、孩子的所有事情,不但稱職,也十分出色。

但當他漸漸長大,他卻想與媽媽保持距離,媽媽卻總是對他說:「你沒有我不行。」「我不照顧你,誰會照顧你?」

如果不順從媽媽的想法,她往往會情緒化地發脾氣,覺得大家都不在乎她,還埋怨起自己以前實在太傻了,完全無私的付出,現在老了,卻都沒人要理她。

但當媽媽愈是這麼做,孩子愈想脫離。只是孩子在脫離的同時,卻還不忘回頭確認媽媽還愛不愛他們。這樣的孩子,一邊想逃離媽媽的掌控,一邊內心裡卻又帶著強烈的不安與罪惡感。

如今,他竟然在太太身上看見媽媽的影子。他和媽媽的糾葛,會複製到與太太的相處上嗎?

諮商心理師這樣說:

這類型的媽媽所面對的困境:一方面她們無法因為家庭生命週期的改變而調整自己,一方面又害怕面對未知,所以認為不如不改變來得好。於是,她們堅信:「孩子是離不開我的,當他們少了我,根本無法生活。」

但她們忘記了,三歲的孩子會拉著父母的手去探索世界,他們極力討好父母,想和父母當一輩子最好的朋友,甚至非常崇拜父母,想和父母結婚;不過,七歲的孩子卻已經將目光從父母身上轉移到老師,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開口閉口都是「我們老師說」;至於十三歲的孩子,他們的重心是同儕,所以「同學說」又取代「我們老師說」。二十歲的大人呢?他們在乎的更廣泛了,工作、朋友、愛情……

她們焦慮,如果孩子沒有了她們,日子會過得黯淡無光。在擔心孩子因此會回頭指責她們的不盡責前,她們努力地將愛灌注在孩子身上。

看不見孩子的母親

滿溢的父母的愛,多到似乎能把孩子塞回子宮內餵養。但這樣滿溢的愛,反而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雙腳。如果可以一直躺在床上就能滿足一切,誰又想起身扛起自己的重量,努力用自己的雙腳跑跳呢?

當她們因為焦慮,而為孩子做太多的同時,其實是「看不見孩子的」,她們看不見孩子已經長高,臂膀有多堅實。她們活在「孩子可能還很脆弱、無助」的想像裡,阻擋了孩子成為自己。

也許,在這種焦慮中,父母才是真正沒有安全感,真正脆弱無助的人。對他們來說,當他們日夜不斷叮嚀「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為什麼都不聽我的?」的同時,他們反倒成為最脆弱不安的一方。他們擔心恐懼自己的年邁被孩子看穿,擔心恐懼自己再也無法保護孩子。

但當孩子已經長大,與其依循著父母的方式過活,孩子不如主動告訴父母,「我長大了,我就像當年的你們一樣,我可以承擔起自己的生活,你們不用為我擔心。」這可以幫助父母親意識到,只有父母願意放手,孩子才可能看見外面的風景。

停止從家人身上追求認同與肯定

不過,上述例子裡的媽媽,除了對孩子放手外,或許也可以學習尋回自我,學習傾聽自己的需求,因為她已經花了大半輩子照顧家人,並將自己的快樂始終放在家人對她的回應上。但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她能停止從家人身上追求認同與肯定,或許兒子才願意與她再度拉近距離。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面對父母的焦慮,我們會如何反應呢?

一、攻擊:例如,「憑什麼管我?」「你根本就是為了你自己!」
二、冷戰:例如,「我才懶得理你!」「儘管去說好了!」「隨便你!」
三、逃避:例如,「這樣說有用嗎?」「這根本影響不了我!」
四、避重就輕、轉移話題:例如,「外面有下雨嗎?」「爸爸幾點會回來?」
五、妥協、順從:例如,「你說了算!」「依你說的做就是了。」「好……」
六、化解、尋求雙贏:例如,「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不過我也提提我的意見是……」「你真的辛苦了,你的經驗很珍貴,我期許我也能像你一樣,所以……」

一至五的反應方式,是偏向控制、逃避或委屈自己,這往往無法達成真正的溝通。六的方式,雖然較為辛苦,但卻比較能讓彼此互相了解真正的想法,因而也比較容易找到能讓彼此都接受的處理方式。

如果要緩解對方的焦慮,那麼第一件事,是請先肯定對方的著急和照顧我們的心情,接下來,再好好與對方溝通,可以怎麼做,能讓彼此都接受。

焦慮的人,是需要被回應的,只是我們願意回應,卻不想被控制,這就需要孩子與父母好好溝通,也許不能一次就成功,但是回頭想想,我們的父母在我們小時候,不也是不厭其煩,一再地重複教導我們?如今,年老的父母某個層面也很像個孩子,而如果這樣的溝通,既能讓我們修復與父母的關係,並重新看待自己的親密關係,不也是很好的機會嗎?

 

延伸閱讀:

鄧惠文:當個人變成雙人,我們應該要......
失焦的爭吵,夫妻裂縫的根源

本文取自黃老師作品《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設計團隊,版權歸創作者所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blog:親子天下嚴選
*更多請看粉絲專頁: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arrow
arrow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