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3757_855303521244602_7611470748892086023_n.jpg

    現階段的國中校園,會在週末或晚上的時間舉辦親師的互動時間,讓家長和老師們對談,進行第一線的親師互動,以台北市來說,週六則是共通的家長日時間,不但家長們可以第一線知道導師的帶班要領,和老師建立起關係和默契,且各科老師會依照教務處的安排,入班做課程說明和班級約定,讓家長們也有機會在家能掌握老師的要求,督促孩子學習!

       對我來說,這往往是初次晤談的好機會,前幾年都有家長回饋說「你們輔導課一週有幾節阿?天哪只有一節,這堂課對孩子人生很重要呢~」收到這麼認同的回饋,我也感到很高興,因為家長有觀念,平日在陪伴孩子的過程,就不怕來諮詢孩子問題,我常說輔導課是「考試不考,但人生會考」的課程。

       今年,是帶八年級,對八年級的孩子來說,要面對學科加深加廣的狀況,以及碰到新的課「理化」我希望能夠帶給家長一些觀念是,了解孩子"學習特性和基礎”的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入班說明的時間內,我帶領家長做了一個小小的體驗活動『拍出大學問』!
 

  • 第一輪:盲從拍手法

一開始,我開玩笑的說,我們有種健身養身的功叫做「拍手功」,有家長呼應的笑了出來,接著我邀請家長們運用10秒鐘的時間拍手,我則是開始倒數計時,當我鏗鏘有力地說著「時間到!」家長們立馬停止。
接著我煞有其事地問家長說「有沒有人剛剛有蒜自己拍了幾下?」家長們面面相覷,並表示「你剛剛沒有講?」,我裝糊塗的說「對,我忘記說了,那麼,我們再拍一次,10秒鐘,算一下你能拍幾下」

  • 第二輪:拍出大學問

第二輪準備開始「等我數123預備開始喔!1.2.3.開始」家長們奮力的拍著手,這次的拍手聲比剛剛的大聲且鮮明。瞬間十秒過去了,「時間到!」停下來,我說「恩,這次有請大家數數,你記得自己拍幾下嗎?從我左手邊報數」家長們依照順序「32.40.25.46.27….」。

  • 第三輪:挑戰拍出來

接著,我跟他們說「我們來進行第三輪,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手力不同,有些人可能曾經手腕受傷過,我們第三輪,請你跟自己比,盡可能超越剛剛的數字,準備好了嗎?預備1.2.3.開始」
這一次,家長們更邁力了,你能感覺到大家齊心跟自己比的時候,力道很強大,十秒鐘的時間還稍嫌過長!
「時間到!」
這次,我真是打斷大家的興致了!我說「來吧~從左邊報數,你需要告訴我剛剛和這次你各自拍了幾下!」「32-41.40-45.25-33.46-55.27-34…」
 
我點點頭,肯定大家說「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大家的拍手都有進步,這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在學習的過程,都希望除了能夠拔尖,還能夠扶弱,但我們必須知道你的基準點在哪裡?你的學習特性在哪裡?無論學習任何學科,我們都必須知道你的學習特性,本來的優勢劣勢在哪,才有機會能夠+1的激勵你!」

「第一、二、三輪的拍手活動,差異在哪裡?第一輪是漫無目標,要你和大家做一樣的事情,這沒有甚麼不好,我們都是從”做”去探索,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行或不行的!

第二輪的拍手則是我給你一個目標,你除了拍之外,還要「數幾下」這個目標給予你一個方向感,所以你開始有了方向,往那個地方衝刺,以便知道自己可以10秒鐘拍幾下!

第三輪的拍手,除了”拍”和”數”之外,更增加了一個指令”你必須超越上一次的次數”這樣的激勵會見效,是因為基於剛剛的基礎上自我超越,每個人是往自己的跑道上衝刺著!所以更專注且集中火力

我嚴肅地跟大家說「有了試探,就知道喜好和基礎;知道自己的基礎,再給予方向就不會茫然;知道方向和基礎,就知道怎麼給予激勵!如果剛剛我要拍27下的家長,一次增強到55下,也許是不適切的期待,孩子即便做到,也可能從中拉傷。所以我們在課程中,給予學生許多活動和試探,都是希望學生透過體驗的活動,更認識自己、更了解自己,多激發學生”有感學習”,才能更認識自己的基礎點,進而"加一"鼓勵他,或者透過課程設計,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方向和強項在哪裡!」

我希望家長能夠理解,有些時候,聰明定目標有時候不一定是以他人為基礎點見效,也要了解孩子個別的基礎點才行。是因為你拿自己孩子跟隔壁小明比、隔壁阿花比,看見別人學小提琴,不甘示弱也要來學個電子琴,或是別人補全科,就讓自己孩子補全科,而是能夠真正建立在認識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孩子適當的激勵!

另外,在同齡孩子的觀察,如果你發現孩子在學科方面遇到困難,或者在人際方面人我界線一直無法學到適當的距離、學習無法集中精神,常常需要走動才能思考等特性,光是這些和同齡孩子互動的差異,都是了解孩子特殊性的入口,若有必要,千萬不要避諱帶去醫院檢查,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切勿錯過了解孩子的好機會,或者治療的黃金時期!

最後,1.了解基礎點2.設定適當的目標3.適當的激勵個人,給予回饋鼓勵!4.適時帶往醫療機構了解孩子的學習獨特性,都是可行的辦法!孩子青春期的成長,家長們不容錯過陪伴和等待!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創意設計團隊,版權歸設計者及該團隊所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親子天下嚴選文章
*更多請看粉絲專頁: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