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86874_732466750194947_2152112240088937708_o  

前幾天參加一個有趣的研習,剛開始暖身時,帶領的老師讓我們揮灑去寫自己的名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自己名牌的獨特樣貌,並給予現在的自己一個形容詞或介紹自己的方式。

 

接下來,領導者說,我們可以隨意在空間中跟其他20幾位朋友打招呼,而且交換名牌,在交換的時候跟對方介紹自己的名字,加上一個自己的興趣或者形容詞,例如說「你好,我是黃之盈,我喜歡唱歌。」對方可能回答說「你好,我是呂心(虛構的名字),我喜歡打羽毛球。」然後我們就交換名牌,接下來我就變成呂心,拿著他的名牌跟別人介紹自己,以及自己的興趣或形容詞,我就要跟別人說「你好,我是呂心,我喜歡打羽毛球」。遊戲的前三輪規定一定要跟不同的人換名牌,直到第三輪以後,就可以自由交換名牌,直到換回自己的名牌為止。

 

於是,第三輪以後,大家就開始一邊介紹,一邊偷聽別人的名牌,想說能不能盡早換回自己的名牌,趕快坐下。有些人則是覺得慢慢來,反正總是會換回自己的,所以慢慢欣賞別組的手忙腳亂,以及目標導向的人很急促著想要達到這個遊戲的任務「找回自己」。

 

換回自己以後,帶領的老師要我們說說,我們拿回名牌後,是否會聽到自己原本的形容詞或是興趣。結果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一開始可能說「你好,我是黃之盈,我喜歡唱歌」回來的時候變成「你好,我是黃之盈,我現在覺得很累!」或者呂心的變成「你好,我是呂心,我是個很無厘頭的人!」我們可能交換過後,回來的跟原本的不一樣,或者是被改編過,羽毛球變成網球等等的笑料。

 

帶領的老師讓我們感受一下訊息接收的落差,以及我們已經這麼善意的團體,這麼善意的對待對方,都可能將訊息傳錯,也許仍然會造成訊息的誤傳和接收的錯誤。

 

我自己則是體會到,其實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都是一條找回自己的路程。我們在學習的路途上會遇到很多的夥伴,用著自己的速度在學習、面對自己的挑戰,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好好看見自己的契機。

 

有些人在找回自己的路上,選擇邊走邊看,看看別人怎麼走的,一邊回頭看看自己的路途,不疾不徐;有些人則是目標導向,希望趕快達到任務,在達到任務的過程,要極度專注,代價則是肩負著更大的壓力,也許是要逼自己聽個仔細,好讓自己趕快達到任務坐下。

 

這讓我體認到,路的快慢沒有好壞,我們往往在趕路的過程,無法體察路邊的風景,這是一種選擇。也許有些人需要一鼓作氣,才有辦法達陣好好休息。有些人則是選擇慢慢來,一路看看別人的步調,然後再回頭,用尊重自己的速度去走,去領略風景。而在這條路上,有些人可能會誤會我們,可能沒那麼懂我們,但若我們夠尊重自己,就不會逼著自己,要趕上別人的路;也不會去承擔起自己也許擔不起的負擔或壓力。所以,我們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嘴巴長在別人的嘴上,而我們也需要為自己如何表達負責,如果說,換回的不如自己當初傳出去的,我們也許要檢視自己,但也要放下別人的評價。畢竟,每個人的步調不一樣,將錯誤的訊息還給誤傳的人,他們也許錯了,但我們也要有信心活出自己的光彩,找回自己的這條路上,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而我們是最懂自己,也是擁有最長時間陪伴自己的那人。別人可以把我們講爛,但我們還有這個光彩的自己,需要好好被活出來!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創意設計團隊,版權歸該團隊及創作者所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