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lber滿八個月左右,開始可以移動,她對我和姊姊的活動特別有興趣,他開始發現自己的活動和觸及範圍擴大,感到很興奮和好奇,又因為口腔期的關係,什麼都會放在嘴巴裡,此時進入2歲自我中心的Emma開始發現這個「小溫馴」變成會和他搶媽媽、搶玩具的「小怪獸」。
面對手足競爭,情緒回應很重要
當8個月的Alber能夠靠爬行移動身體,擴大知覺範圍之時,為了維護雙寶各自的發展和讓彼此有正確的理解。在此時,理解大寶的複雜心情,就非常重要。在我的同儕夥伴中,不乏拿出棒棍逼大寶就範,或者脅迫大寶讓弟弟妹妹的情況,通常,都容易讓衝突或捉弄流於〝偷捏、偷打、偷搓、偷踢〞的地下化,但是在教養之時,忙亂已經是日常,失去心理空間去理解孩子,其實就是現在許多家長感到「容易心累」的教養困境。
複雜心情,大人小孩皆有之
Emma對弟弟的心情很複雜,有一次,因為她的玩具沒有收好,被弟弟放在嘴巴裡面差點吞下去,我很緊張地念她「玩完後,要把玩具收好」。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她感覺很悶,便問道:「我看到你不開心,怎麼啦?」
她說「沒有」但一面不看我,一面轉過身玩玩具。
「你對媽媽念妳有點生氣,是嗎?」她說「對」
我問她說:「妳感到很無辜,以前都可以在那邊玩,但現在不行了,有點難過。」
她抬頭看我,說「以前都可以玩啊,現在不能!」
我接著抱起她,跟她說:「你的心情很複雜對不對...你不討厭弟弟,但討厭他吃你的玩具,害你不能在那邊玩,更害你被媽媽念,這讓你好難過。」接著轉換到她的處境,和她核對心情:「想到以前能在那邊自由地玩,現在不能了,就難受...現在要玩,因為怕弟弟吃下去,要馬上收拾玩具,一邊玩一邊感到很緊張,讓你不知道怎麼說~」
她癟著嘴,很委屈地說「對!」一邊哭出來。
我抱著她跟她說「我了解,我也覺得好難過!以前能盡情玩,現在不行了,任誰都會難過。」
她感到彆扭,也想掩飾自己的心情,表示她可以,但淚水是無法騙人的。
「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有Alber也會很好玩的。」「只是他跟妳玩的方法和地區不一樣,妳其實也喜歡找他玩」「只是覺得和他玩,有點麻煩,或者會惹上麻煩,我了解」「那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手足一起玩,有妙招
一、物理空間上的區隔:
精細玩具區和肢體遊玩區的分隔,因為八個月娃和兩歲娃的需求不同,在物理空間上,需要區隔玩具和活動空間,這樣的區隔,在親子館也可以窺見一二。
二、情緒同理回應+教導方法:
其實單獨只有大寶時,因為她是高需求寶寶,我們會時不時回應她的心情和狀態,但在有了二寶之後,我們勢必也需要將時間和回應需求分配給二寶。
我發現,這時候,如果同理了大寶,二寶也正在聆聽和學習;而回應二寶狀態的同時,正好也正可以協助大寶,理解二寶的狀態,同理和了解弟弟的需求,此時,兩個小孩都可以兼顧,彼此的競爭和爭寵的心情較可以被化解。
例如:當姐姐正在玩玩具,而弟弟爬過去搶來玩,或者破壞,姊姊已經在推他時,我選擇抱起弟弟,然後說「我知道妳不喜歡弟弟搶妳玩具,會被打斷,感到很煩躁,但妳也知道他想找妳玩,卻沒有方法,這時候,妳可以選擇:
1.拿另一個玩具給弟弟玩
2.退後而不是推他(因為他只會往前爬)
3.大聲叫媽媽來幫妳。
妳試試看~
通常,Emma也不喜歡弟弟被帶離,帶離一下之後,她就會說「讓弟弟一起來玩嘛~」小小孩的心腸是很軟的,然後等待第二次吵架,再重複以上做法,直到Emma學會。
三、相爭不下時,將其中一方帶離:
在育兒的同時,我也曾試過對小孩大聲嚇阻,但嚇阻之後,我一定會解釋原因,讓他了解危險性。嚇阻的情節不外乎是危險,或者阻止繼續,但我發現嚇阻的方式不能常用,否則孩子會疲乏,或者孩子會放錯重點,知道〝媽媽很生氣〞僅只於此。當孩子歸因於「媽媽開心,媽媽不開心」,僅以媽媽的心情為依據,而非這個行為背後所帶來的後果或益處的思考點,媽媽未來教養之路會備感心累,就完全可以預期。
所以,當孩子相爭不下之時,我會將其中一方帶離,一邊帶離一邊說明原因,如果雙方僵持不下都很情緒化的時候,我會讓自己帶著其中一方,或者讓大寶到家中設置的情緒角休息一下,緩和和思考一下剛剛的狀況,再重新回來玩,這時候,一邊回應大寶的委屈、生氣和無助,都是重要的。「區別而非驅離」是此時的關鍵。
在教養路上,不怕關係暫時的破裂,而是著重於關係修復的妙方,非常重要。而無論是情緒角的設置、回應孩子內心的複雜心情、嚇阻用在危險之時,都是我們在關係修復和給予方法上,自己和孩子之間同等重要的學習,在這些養育的心路歷程中,點點滴滴都是滋養自己和孩子的養份,不只有孩子好,父母更要好,才有機會示範給孩子看,你也有情緒,有想法,有反思和自省的時刻,在父母進化之餘,且記得也要理解自己的心情,不委屈自己的給愛,才是真的愛彼此!
* 本篇文章由同步刊載於親子天下網站。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394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