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鄭捷一死,老實說,我們永遠不曉得他怎麼了!
這樣說,絕對不是要戰廢死不廢死的議題。
而是,超越這兩個選項,看得更深,在人性的幽暗隱晦之處,其實我們與惡的距離有時候並不遠,透過監所心理教師的眼睛,他穿越監獄去透析一雙雙渴望被認同的眼睛。看見/犯罪的人用的是最原始,最粗造的解決辦法,去解決自己的怒氣、嫉妒、厭惡和佔有。

這些人性深處共有的慾望,他們用了最簡陋的方式去處理,並以為自己得到。這本書,我細細地看過了好幾次( 好厚 )一直覺得人性中最孱弱的那些念頭,是無法一言以蔽之的。尤其當我們面對一個挫折,有幾個路徑:
1.注意到這件事(與我有關或無關,但就是注意到了)
2.我們的思考和情緒被引發
3.依據想法和情緒引發的程度,決定是否行動
4.若要行動,則有一二三四五種策略
5.評估出一二三四五種解決策略中,最好的辦法。
6.決定承受的代價和好處
7.付出行動。
無論是用在投資股票、人生抉擇、是否換屋、買車、小至人際衝突,或者社會關懷,都是這些思考的歷程,會讓一個人停下來,留心下一步的行動,並評估結果。
.
當一個人失序,或者失控,跳脫的除了是別人的既定印象,跟過去挫折的經驗,或者處理的方式是否有人引導,都有極大的關聯。
這也就是我們常在說的「社會安全網」的概念,社會安全網不只有警察或者鄰里長的事,雖說我們也不是好為人師,但是,當一個網絡中有需要被理解的人,被聽懂他的所思所想所關注,也許就有機會被討論出新的策略,拓展人的選擇。
.
書中提及人在情、錢、色、嫉妒的邊境,很難把持得住誘惑,有些人是因為他的大腦衝動控制的部分,因為過去家庭經驗或教育歷程,導致應付壓力的可體松薄弱,因為因應壓力的功能降低,導致個人的攻擊行為增加。書中提到許多案件的心理歷程,有些他們覺得很合理的犯罪選擇,其實有許多"不智"的選項。但其實人心是複雜的,書中有提到環境對人的影響,美國學者Zimbardo大家並不陌生,他提出一個效應叫做路西法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如何從天使變成惡魔」,他的實驗安排兩組人馬,一組被交派任務要電擊受試者,在去個人化和去識別化的狀況下,人對於別人的痛苦,容易冷漠以對。我們在華人文化雖然希望"法不入家門",但在理解人性和協助一個人發展出更好的道德和價值判斷,其實是需要你提供身邊的人一點關注、家庭和整個環境協助,否則一個惡魔將抹殺六七個甚至是幾十個家庭,造成更多的人倫慘劇和社會消耗和資源的流失。
.
書中也提及近期的分屍案、北投國小割喉案、小燈泡案件、北捷案的兇嫌等,這些隨機殺人事件共通的,就是主嫌都不是大凶大惡有過去的犯案歷史,反倒是文靜不被注意的「社會邊緣人」。也許因為他很安靜、很內向、很不被引發注意,而做出令社會震驚的事件。路西法效應是希臘神話中,路西法因為驕傲不服從上帝,而原本從天明前的閃爍之星,墮落到變成惡魔。Zimbardo學者認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的惡質可能被激發出來,可能在生活困頓、人際疏離、情感挫折、或者人生重大挫折,或者精神疾病造成的執念中,一念之間,變成惡魔(詳細內文可參考p.103)。我們面對挫折的情緒歸因、信念歸因,都是令人佛魔反轉的一個選擇。
.
人們都有道德脫離、自私自利的小奸小惡,如果你也有,那麼恭喜你現在覺察到了自己,請先別排斥,因為這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你及時起步「若要補過,莫非行善」這是選擇。但對於某些人,他們合理化自己的罪刑、怪東怪西、想得很簡單、認為情感是個人佔有物、認為人生失敗想要報復、又或是想獲得權力引發更大的注意,在道德的邊境,選擇回來而不背離,都是更大的勇氣!
.
回歸到助人專業的存在,請你若身邊的朋友需要,就得善用它!
在社會中,其實有許多資源和助人者,正在接住這些搖搖欲墜的家庭、生命、信念和情緒,這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看似輕盈,卻是沉重不堪負荷,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你我,由善轉惡,由愛生恨,都在這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之間擺盪。
.
這本書也提供我們對犯罪或懲罰之餘,人心複雜度的了解。透過監所的心理教師和你分享著這每個刑案,你會發現多多伸出那一雙關懷的手,人性越界,你我一起關懷,不是帶著排斥的眼光,只會將需要留心的那顆心,推往監所的另一端,變成空洞無望的靈魂。
.
若你有興趣,從閱讀的這一刻起,我們都有機會成為那雙手。一人伸出兩隻手,人手互握,社會安全網,不只是警官查案,法官判案,而是你我的舉手之勞。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癮、黑吃黑、酒駕、神棍……
是衝動、僥倖心態、精神失常,還是理性預謀?
走進時間收集器──監獄,一窺被禁錮的慾望和眼睛


  本書深入解讀臺灣近年來重大刑案,包含隨機殺人、殺童、恐怖情人、性侵、縱火、青少年毒品成癮等社會問題,深入剖析其心理痕跡,揭開犯罪者的精神狀況、異常人格、成長背景以及犯罪促發動機與監禁心理歷程。

  本書不是以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的犯罪情節,來滿足我們對違法者的變態圖像,而是作者富有獨特而細膩的社會心理對話,以及逼近圍牆內受刑人生命的日常流淌。

  ✦你想知道捷運無差別殺人犯──鄭捷的犯罪動機嗎?
  ✦所謂的正常人和犯罪者之間,距離沒你想的遠,而且存在更多共通點?
  ✦惡魔真的存在?道德感低落的人就會犯罪?犯罪也會有功能嗎?
  ✦入監也是要花錢的?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監所的會客室都能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另一種狀態存在的人,死囚會想家嗎?死囚症候群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驚訝於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  
  臺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從北捷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多起家暴弒親案與殺妻兒案、分屍案,以及因債務糾紛潛入女友家中勒斃母女二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類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
  從好人變壞人的距離有多遠?
  ■你可能會好奇:
  為何平時看似「正常的人」、「好孩子」也會犯罪?
  人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還是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關鍵呢?
  難道真的有人天生毫無良知?
  ➔也請你反思,如果犯罪很划算,如果誘惑、機會與負向條件都俱在時,你能保證自己不作惡?
  ■你認為的「不智」是他的「合理」
  當犯罪成為他們唯一解決問題的出口
  犯罪行為一定是出於破壞秩序嗎?弔詭的是,有時候犯罪者的暴力行為乃出於「道德」(moral)之名,認為自己是在恢復秩序,是一個公平與正義的行為。一個黑道分子說,對方殺了我兄弟,我也殺掉他的兄弟,這很公平啊!家暴夫對其妻暴力相向,因為她做出讓他沒面子、不符合身為妻子該有的角色與責任行為,丈夫只是出於去教導、恢復角色秩序而已。

  這些人可能都覺得自己的暴力行為沒有不對,甚至是一個再適當不過的懲罰。從這個觀點來看,他們才是站在「正義」的那一方。
  要走進犯罪人的「內心」,我們必須試著換位思考,從犯罪者的成長過程中去認識他們的生命態度、犯罪情境及犯罪的動機與目的。
  →→犯罪人哪裡想的跟你不一樣?
  犯罪人通常為有以下思考特徵:
  1 認知扭曲:擁有失真想法與解釋
  2 敵意歸因:對他人懷有敵意的成見
  3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思考:自我中心、怪罪他人等卸責技巧
  4 道德脫離:將該不道德行為劃在非關道德的領域,為巧妙規避內疚感等道德壓力
  5 標籤理論:在少年時期別人對他的反應等,產生強大殺傷力,最後應證預言

  →→是基於什麼心態讓他們犯下大罪?
  ﹝高衝動性﹞:家暴犯、情殺犯、老人犯
  ﹝滿足性慾﹞:連續殺人犯、縱火犯、性侵犯
  ﹝尋求控制感﹞:連續殺人犯、性侵犯
  ﹝成癮性﹞:毒癮犯、竊盜犯
  ﹝僥倖心態﹞:酒駕
  ﹝提升自我價值感﹞:幫派
  ﹝金錢或性滿足﹞:綁架

  ■身體最幽暗隱晦之處,是人心
  預防犯罪,你務必讀懂──犯罪心理學
  每當社會案件發生,你只會跟著網軍鍵盤公審起鬨「殺之而後快」?
  每當看到社會新聞,就想直接衝過去用私刑正義以牙還牙?
  如果你不放下偏見,總視他們為洪水猛獸,只看到犯罪造成的惡,卻從來沒思考犯罪背後的社會病徵,那對改善社會毫無幫助。
  ■誰都可能犯罪,誰都可能被害
  犯罪「來」無影,「祛」無蹤;被害「祛」無蹤,「來」無影。犯罪和被害會在何時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和避免發生,沒有人能說得準;每個人皆要有自我被害保護的概念,你可以確定自己不犯罪,但無法保證別人不犯罪。
  你曾經或是現在是加害者、受害者、加害人家屬、受害者家屬,還是「不知也不覺」成為其中身分之一。我們如何弭平社會撕裂的傷口疤痕?被害者要的是什麼?如何讓被害者家屬選擇放下、捐棄仇恨,邁步往前走迎接新的人生?
  這是我們的社會,你我都需要面對深談。眼不見為淨,不會讓犯罪與偏差問題消失,僅把壞人標籤貼上去,也不會讓自己周遭環境變得安全。沒有人生下來就想成為犯罪者,當然也沒有人願意成為被害者。惟有近看惡、了解惡,我們才能與「犯罪」共存,畢竟犯罪永遠不會消失!

本書特色
✦特色一 ✦
以心理學為基礎,從華人本土文化、社會心理觀點,尤其搭配栩栩圖解和詼諧又不失嚴肅的平實語言,解析當代重要的犯罪議題與社會矚目案件。
✦特色二 ✦
不同於過去相關書籍充斥著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犯罪手法,作者以多年監所輔導與教學經驗,具溫度且細膩的個體犯罪心理與社會結構觀察,呈現一個「人」的犯罪圖像。
✦特色三✦
藉由深度剖析犯罪動態成因與犯罪人心理,期能降低社會大眾被害恐懼與預防犯罪,讓這社會在人們面對面時,展露的是微笑,而不是戒慎恐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