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0730150956_IMG_9026.JPG

現在的爸媽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孕育孩子,理當我們擁抱越多的知識,應是越來越淡定,卻發現大家是越來越焦慮。這些焦慮來自比較,來自擔心跟不上,來自忘了我們其實得順著孩子的心智發展走。

「成為孩子早年的建構家」這個概念是我在做遊戲治療的兒童個案時,常常浮現出的畫面。

我們,在建築之前要挖掘地基,了解合適的建材、土壤、方位,定位好,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門學問,而這個地基的理解,秘密就在孩子的心智發展階段裡面。

現在的父母漂浮在一片知識海裡面,從未懷孕前開始中西合璧的備孕,從鄰人那裡打聽秘方,更是從成功懷孕開始,努力搜尋怎麼養胎、瘦孕?努力定產後塑身衣恢復身材、零歲胎教音樂、開始超前部屬。

也因為父母越來越重視零到三歲的教養,所以孩子往往發展的很早。而父母則是開始一連串的學習,這是現代父母的特性。從孩子零歲開始我們努力吸收哺餵的知識,按摩技巧,寶寶語言,大肢體小肢體的運動,當孩子生病了可以怎麼照顧。

我們在家庭中的耕耘者,都是在為家庭累積著健康和情感的存款。這也是我們這一代幸福的地方!只是,當我們資訊越多,也因為比較越來越容易焦慮。

所以,你會發現有手足的幼兒家長開始將孩子之間做比較,而忘記拿七八歲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跟兩三歲的小小孩說,其實是不公道的,而引發的親子衝突和彼此疏離更是冤枉

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心智的發展不用加速卻要理解

最近朋友遇到一個狀況是,老大八歲正在念小二,老二兩歲多,正值語言爆發期,老二的語言發展能力很好,因為大人很重視語言的回應,但老二越來越愛用激烈的方式表達心情,例如「我不要當媽媽的小孩」「哥哥死掉好了」「我不想聽我不想聽」這類型的抗議。大人聽了感到很挫折,覺得家裡面從來沒有過這種語言,怎麼弟弟會變成這樣,又不像哥哥制止有效,於是要他去罰站。各種懲罰,讓小孩的語言越來越激烈,爸媽的處罰手段也越來越強,好像雙方都在加碼,最後都讓問題失焦了!

爸媽會擔心

「八歲的小孩都不會這樣,怎麼這個兩歲的這樣還得了」

「老大都聽得懂人化,怎麼小的就聽不懂」

「這小孩愛耍嘴皮子,未來一定會惹事」

「這小孩太激烈,以後會闖禍」等等等。

爸媽拿對八歲孩子的預期,去預期兩歲小兒,於是小兒的情緒一直沒有被真正紓解,於是越演越烈。爸媽最後說「我們家沒有這種小孩!」然後最後試著用切斷和孩子的關係,來換取孩子的尊敬及對聽話的重視。沒想到孩子變地踢強捶牆壁想打哥哥。

別因為孩子語言發展較好,就忘了孩子的心智發展成熟度還不夠,用更合適的方式應對

「弟弟的語言發展的早」這件事情常是爸媽的驕傲,但事情總是禍福相依,他的語言發展的早,父母就開始"加一"的預期,會講蘋蘋,那要會講「蘋果」、更要會講「我要吃蘋果」這是我們在教養上很容易想要協助孩子搭鷹架,然後把對哥哥的預期和回應都套用在弟弟身上。當弟弟本來就追趕不及,感到混沌懵懂的時候,爸媽就會不耐煩,或覺得他不聽話、不懂事、青番、很盧!

孩子長出正向自我和負向自我的蹺蹺板

弟弟常覺得哥哥是偶像,但也是討厭的對象,這是手足之間很容易有的情緒。當哥哥做的好,會被稱讚,弟弟就感到崇拜但也不甘心自己做不到。這些複雜的心情在每對手足都會有,而當弟弟感到哥哥搶走目光時,他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追趕上,但獲得不到爸媽的關注時,就容易自暴自棄,表現無能,或者切斷關係。

這些其實都只是孩子散發"想被關注"、"獲得重視"的訊息罷了!畢竟對於兩歲娃來說,自我中心還是他們這時期發展最主要的課題,他們無法推己及人,甚至是分享為他人著想等等。當父母用這樣的話說他,他就用這樣的話頂回去,試圖切斷關係「我感到挫折,我也讓你挫折」的報復心態,正是他沒有任何方法的方法之一。

而父母,就在這之中加碼負向的評價時,同時也讓孩子長出更多負向的自我和失控的心情。這些失控,都是他對自己感到更失望無助的訊息。

情緒回應和紓解之道

畢竟,小孩還是小孩,只要父母不被真正激怒,就有空間可以想「What's wrong?他到底怎麼了?」(但通常父母能夠忍受的區間不等,有些人因為工作累理智線會瞬間斷掉,有些會被激的啞口無言對人生厭世,有些則是感到失望難受)這些父母的內心狀態,都得靠暫停來理解一下自己到底在想甚麼。然後,把這些多的想法先放在一邊,才有機會聽懂孩子現在正在散發的需求。但其實,有些人則是不想讓對方好受,因為,自己在長大的過程有看不見的傷,根本也不想讓孩子好受,當你有這種心情,記得就是你自己也需要喘口氣了!

對待孩子,記得開口閉口先從「我知道你感到...」開始,從我知道開始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他被重視,尤其是被你重視!

「我知道你感到難受(說出感受),因為每次的目光都在哥哥身上(說出他的不滿,讓他的內在有空間可以移動)

「你也好想要做好給我們看(內在動機),媽媽會記得把眼光放在你身上,就像現在一樣(具體行動,運用當下)。」

「我知道你很努力,你都會想要幫忙做到12345件事(具體內容),你好棒!(肯定)

從"我知道..."這句話開始,除了讓孩子理解你的看見,更可以讓他知道你的重視!

並且給他方法,和了解他在這個世界也是可愛和可親的,世界上最怕一種人是明明活在一個光鮮亮麗的軀殼,軀殼裡面卻是躲藏著孤魂野鬼,這種狀態叫做「附身」,他得靠外界來附著出一個好像可以被大家喜歡的樣子,但其實內心感到空洞無所依恃。

孩子在早期,多數是透過外在回應去理解自己,建構內在世界。將他的精神世界安定下來,讓他在這個世界中有歸屬感,是他在早年時,被看見、被回應、被理解、被懂得慢慢建構出來的!而我們身為父母,何德何能,居然也成為另一個生命的早年建構師,協助他成為自己,接近自己,才有機會長出自己的樣子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萊兒 的頭像
    克萊兒

    跨界。強悍且溫柔地出走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