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1-15 19.14.59  

~我始終相信,「當一個人有機會被聽懂,他將不再感到瘋狂!」~

首先還是要先謝謝曉琪的信賴和推薦,有機會在「台北市教育e週報」撰文。雖然我在國中現場,但青少年前期的孩子多半有這樣的困頓心情,期盼透過平台跟更多老師分享實務現場的現況和心理師切入的方式,做多元觀點的參考。

 

輔導實務現場列車:「孩子呀,你渴望什麼?」

~我始終相信,「當一個人有機會被聽懂,他將不再感到瘋狂!」~
在這幾年的心理諮商實務現場中,陪著很多孩子在現實和自我的困頓中掙扎著。有些孩子從小蒙上家暴的陰影、有些則是因家庭溝通失衡而逾犯行為層出不窮、有些是變成家庭秘密的偵探、有些則是不定期身陷險境,仍不離目睹家暴的家庭…。

我們在輔導現場裡面,穿梭在這些故事中,實則深深體會到孩子對家庭的忠誠和義無反顧的程度,實在是超乎想像。某群孩子則是選擇為了家人飛蛾撲火,逾犯行為不斷;某些拒學在家只為家人;某些無法放心思在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這些孩子問題讓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必然是頭痛不堪,就好像遊戲破關打怪一樣,總會出現更厲害的怪物要打,沒有增強、一點都沒有成就感,疲累困頓而失去耐性。

對於家庭晤談來說,表面上,孩子漫不經心不在意在課業沒有成就感,但實則他們的吸引力完全被家庭議題拉走,你一問他「今天家裡誰誰誰發生什麼事?」他就像是球賽播報員一般說起來歷歷在目,反倒是對於自己,則是一無所知。

可悲的是,青少年最主要發展的議題就是「自我認同」。但在熱鍋裡的家庭,孩子往往很難看的見自己能夠選擇什麼?在無法看清自己處境和選擇的情況下,變成家人互動下的產物。校園裡,校園外,每位轉介到我這邊的二三級的孩子,一臉茫然,說著自己不重要,沒有需求可言,也因為孩子看不見自己能夠選擇和掌握的,就使用不同的手段,在「保有自己」和「維護家庭」間拉扯。我們常常需要自問「他這麼作,到底在幹嘛?」「他這麼作,到底要的是什麼?」這些青少年的孩子,實則選擇賠上自己的生活和自主,為的只是喚回大人之間的親密和和平?

也因此,在輔導的現場,唯有幫助孩子看清楚自己的處境,那些無論是拒學/逾犯/精神症狀行為背後到底要的是什麼?也讓家庭成員(爸爸、媽媽或者主要照顧者)體會到「他們的回應,如何維持了家庭這樣的無效互動?」「他們的回應,又如何維持了孩子的症狀?」透過一次次親師生的合作,系統互動中產生不一樣的回應,才可能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新看見自己。單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透過問句的延伸,讓孩子的不一樣版本的故事長厚一點,往下長根,例如:「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堅持的是什麼?」「誰曾經懂你的不容易?」「誰最能聽懂你的難?」這些問句,都讓孩子重新建構這些悲慘版本的故事,轉而看見孩子的堅毅和勇氣,進而運用孩子內在那些堅毅的力量,讓孩子的生命更厚實。一方面也因為家庭
會談中,家長的回應不同,讓孩子可回到「當個孩子的樣子」(而非因為大人,心理面疲於奔命),才能讓他徹底做個孩子,放力氣在課業或興趣的事物上。

基於教育職責,在親子天下的邀約下,我決定慢慢將親子關係、和婚姻伴侶諮商的文章透過書寫的方式,分享給更多的家長和師長們。基於保密原則的安全防護網下,只希望能夠試著透過諮商師的眼睛,和教育現場家庭實務工作的經驗,試著讓更多人看見輔導諮商工作中,親子和家庭協談之間的愛恨情仇如何處遇,重新建立家庭之間的界線,幫助他們修復彼此的親子關係。

也希望在教育現場的我們,無論學務處、輔導室、教務處或者一線的導師和任課老師們有更多的合作機制,面對孩子問題有更佳的方法和回應。無論是個別晤談、親子晤談、家庭會談或是班級經營,我們都希望能在國中這三年,好好陪伴手邊的孩子,在青春期的這條路上,有機會被聽懂,被理解。然後,平安地、盡情地好好長大!

 

 本文同步刊載於「台北市教育e週報」694

圖片取自Marisa Anne Cummings書籍,版權歸創作者所有

arrow
arrow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