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遊戲治療老師跟我們說:「去看看,看看孩子長大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其實,我還蠻喜歡家訪的,雖然家訪某些程度也有危險,但家訪的過程可以有更多家庭脈絡的訊息,

從這間房子怎麼來,房屋擺設,家庭空間位子,到個人如何在空間中移動,都再再透漏著隱含的家庭訊息。

 

這有點像是賣房子時,了解整個房屋結構脈絡,以及可能的動線和甚麼樣的主人會鋪陳出甚麼樣風格的家一樣道理

在家中的位子,跟家人晤談時距離的遠近、聲音的大小,都顯示著關係的微妙變化。

 

雖然,在家中談話常會有許多限制,例如我最近發現在做初步情緒調節的過程,常會被干擾著

但只要專注且放鬆地自在去談,一樣可能充滿抗拒的對象中,同理的力道仍可以進得去,出得來。

 

因為同理得進去,穿越故事聽懂之中的心意,理解就能走得深,再出來後,關係就會微妙變化...

走深後,沒有人需要發脾氣,沒有人需要抗議或造成其他家人的為難。

 

對我來說,

如果一開始抗拒很多,那一定是碰到這個點太痛、太難堪、太難承受

而這之中,需要被理解的心聲和心意,就更多。

這些人,通常更是可能成為口袋裡地工作對象之一

而這群人的舊故事,往往很掙扎,很痛。

因為痛,而不敢說,

因為痛,而擔心說、

久了,覺得沒必要說。

 

往往,接觸這些家人前,

我知道需要聆聽者很大的空間去裝,去裝你可能意想不到但對他來說重要的故事,

也因為對他來說重要,隱隱作痛,才會不斷重演,並且影響到家人之間的互動...

 

所以,我也跟一起工作的夥伴們(社工、兼輔教師)常常互相提醒,

如果我們遇見對方的抵抗、抗議,一定不只有抗議,

很可能是我們遇見了他們的難受,

 

因為舊故事太痛,所以她害怕我們搓,

而我們,如果要去,就要有心理準備去搓

然而,既然要搓,就要有把握承接,

讓這一次,有矯正性經驗產生...而不是傷痛地重演...

 

讓這一次,我們陪他們一起遇見這些難受

在這之前,去架更多安全感,去用心裝這個痛 

 

當傷口在心裡沒有機會被看見,就可能一碰則鮮血淋漓

鮮血淋漓的狀況,就可能會有很多施暴行為、上癮行為,

這些難受都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加上沒有被聽懂過甚至被誤解後,

而引發的「副作用」。所以,這個舊故事需要被好好聽,才有新故事的可能

 

總歸一句,我始終是這樣相信的:

「如果爸媽心理的哭聲被聽見,他就能聽見孩子的哭聲...!」

 

 

 

 

 

註:好文連結,請點選<只有你被聽懂,才能聽懂別人>、<人,到底多需要被聽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