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觀察,怎麼一樣生雙寶,你就累得慘兮兮,好想「如魚得水、優雅過日」永遠輪不到你?其實,孩子的間隔年紀,是有學問在的。
孩子的間隔年紀,是有學問在的。過去,在社群團體中,曾有父母探討過這個問題,大家得到的結論就是「至少隔三歲手足感情最甜,大寶真心感受到有能力幫助小寶。」但也有人提到,「隔三歲很多東西無法一起玩和分享,強迫大寶帶小寶,讓手足之間裂痕增生。」到底二寶會帶來家中怎麼樣的混亂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當孩子間隔一到三歲:
我們家雙寶就是差一歲多,接連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抱」和睡。兩個寶寶的習慣很不同,加上睡覺時間往往都是錯開,一打二就非常煎熬,光是照顧孩子的生理需求就足以手忙腳亂,但好處是,大寶在小小孩時期就已經接受小寶的存在,所以吃醋和爭寵雖然也會有,但是彼此分享的心態居多。
還有,衣服、奶瓶、家用物品都可以立刻傳承,父母也還沒忘記照顧大寶時的手路功夫。雖然對父母的體力和精神消耗特別大,各種負擔費用也是接踵而至,但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次累,累個夠!」大寶會不時有退化的行為(例如學二寶吃手、東西放嘴巴)這是正常的現象。另外,大寶和父母的對話,也會成為二寶的學習模仿對象。
二、雙寶間隔四到七歲:
這時候,父母累的程度不同。如果間隔四歲,大寶已經進入幼兒園階段,基本上已可以接受指令和規範,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但要注意的是,大寶一開始在幼兒園難免有不同的生病狀況,可能會帶回給二寶和父母,因而一家人常在病毒侵襲的狀態,所以衛生習慣要做好!
這個階段的大寶,正以「服務」和「使命必達」(經歷過兩三歲小叛逆的階段,四歲是一個建立規範的甜蜜期),大寶會喜歡做一些能力所及的家事,此時父母和大寶會在較為相同可付出照顧的一個階段,父母可以較高品質的陪伴雙寶。
只是大寶的學習,二寶難跟上或者只能看但無法參與的時期(像是滑步車、直排輪或其他活動),雙寶因為階段性需求不同,較難有共同的活動可以進行,加上若父母希望大寶能多讓二寶,或者以「你應該要…」來要求大寶,就容易出現不平衡的現象,這種不平衡現象是不管差幾歲都會出現的!
三、間隔七到十二歲左右:
我的堂哥和堂弟,本身就間隔了七歲,他們之間在遊戲中有許多競合的部分,包括大寶可能處於正有自我意識的叛逆期階段,對二寶的態度上較容易想逗他就逗他,固執起來就不想理會二寶,通常這時候父母若較少給予大寶關心或鼓勵,常會讓敏感的大寶出現孤僻或執抝覺得不被重視的心情。
但間隔七到十二歲的孩子,其實家中父母對孩子的養育較於老練和經歷過一輪,此時需多注重大寶進入第二階段的叛逆期,大小孩身上依然有小小孩的需求,兼顧家中大小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是此時期家庭的功課。
其實,無論差異幾歲,在跳過那段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時期後,「父母和孩子的情感聯繫」會因為家庭教育、夫妻關係、教養因素、身邊資源而有所差異,父母不需要太擔心,謹記在你行有餘力時,來點和大寶二寶個別的獨處時光,如果沒辦法,一家人一起進行溫馨的家庭之夜也很棒。
記得哦,你和孩子戰戰兢兢的每個時期,其他家庭一定也曾經歷過。適時尋求諮詢和家庭教育中心的資源、教養書籍或同齡父母的討論,都有助於紓解父母壓力和排除負面情緒,身為父母的我們只要不排斥找外援,就會發現,每個人在家裡都有不同程度的奮鬥史,你絕對不是孤單的喔!
親子天下嚴選: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