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裝1.png

[盈響力閱讀]別再假裝當好人很快樂
『因為害怕沒有自己容身之處,所以處處展現自己很好,這樣的人生是沒有勝算的!』
不甘心的人,永遠在算計自己在別人生命中的份量。與其說是不甘心,不如說是心存不了感激,他們的感激空間被用光是因為過度犧牲和付出的緣故。
/
『都是我在付出』他們當然怎麼做都不夠,這種情況像是一個過度借別人錢、想擁有大善人名號的人,當別人有一點回饋,他的內心想的是『哼,還這點錢也是應該』『我對她這麼好,這算不了什麼吧!』『不要以為這樣就打發我了喔!』他透過對別人的好,想要到好的評價,並且希望關係永遠不斷裂,自己永遠被視為是好的!
/
書中提到,這種敏覺於人際蹺蹺板的人,常常擺盪在"我對他好,他不用對我好沒關係"的過度負荷。但他其實過度對對方好,終究是想要"人家也對他好"大家也有想到他",至少有很好的印象!
/
因為他們心中很匱乏,所以更害怕失去。書中提到,我們在觀察一個人禮讓後的情緒,就可以知道他們禮讓後是否出自真心,一個因為害怕被討厭而禮讓的人,永遠會因為禮讓後得不到相對應的尊重,而出現厭惡或憂鬱的心情。而這種過度負荷造成的疲勞感,將讓他更自我執著於「是否不夠禮讓」導致更多的不甘心累積。
/
所以,書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想讓別人覺得你很好的方式不只有一種,真心的回歸自己、心存感激、並且感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更是回歸自我的重要片刻,像是面對自己的軟弱、無知、不被喜歡、曾經犯過的錯,都是讓人卸下心防,不必硬撐,回到自我的重要課題。
/
當你也能面對自己的軟弱和悲情,就不適用比較法,去施捨自己的同理心給別人,此時給予的陪伴和相對應的情感交流,是真正流入你的心中,而不是善人和需要被幫助的劇本彼此吸引,而是可以怨、可以感到難、可以讚賞、可以軟弱、也可以陪伴的生命交流場,此時的生命不會只有喜劇和悲劇,都只是即興,畢竟,誰沒有未解決的生命事項,而解決了,是解脫還是遺憾更不好說。書中提到當高尚不存在,卑劣也就此解決,心靈平衡的要領在於返回諸己~
/
小的時候的我們被創造,大的時候的我們在心靈疲乏的年代掌握生命之輪進行改造~這個活在中年的我們,從心靈的深處灌溉起,不否定、不介意、不隨便討厭、更自由來去~希望你也能從書中,共感及勉勵。

假裝3.png

假裝2.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萊兒 的頭像
    克萊兒

    跨界。強悍且溫柔地出走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