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1834027_10215904812391523_6208590670517501952_o.jpg

有一次,在客廳和Emaily玩,外公撥電話過來,就隨意地接通。此時正值中午時間,爸爸問我吃飯沒,我說「在弄她的副食品,等等要出去吃啊!」爸爸突然變得很緊繃說「中午不要帶小孩出去Send風,日頭赤焰焰,她會熱到」這個場景,突然像是回到20年前,我奶奶在叨叨念嬸嬸中午帶小孩出去吃飯時的場景,好強烈且熟悉。

雖然突然被念心中有一點不滿,但好奇心大過被念的不滿心情,

我停下來,問了爸爸這句:

「爸~我發現,你剛剛講話的樣子,好像奶奶喔!」

 

他突然愣了一愣,呀然不曉得怎麼回我。

 

這時候媽突然說「我有時候覺得,他是外公魂上身啦!」

這時我們三人都笑了起來。

 

的確,我發現,我自己也有個「媽媽魂」「女兒魂」「太太魂」和「心理師魂」,當我們站在這個腳色裡頭,就無意間會講出這樣的話。這樣的觀點,在我有一次跟旅居國外的朋友聊天時,也聊到類似的想法,她說「我在講英文的時候,是一個人格,在講中文的時候是另一個」追問之下,她說「因為我用英文腦袋去思維,和中文腦袋去思維,根本是兩種狀態!」

 

對我來說,這類型的狀態轉換,也許也叫做「換位思考」也叫做「角色上身」。

而我們都是透過無意識的反應,去回應腳色「該有的樣子」

 

就像我身為心理師和輔導老師的時候,我應該是甚麼樣子?

身為母親,我認為應該是甚麼樣子?身為玩伴,是甚麼樣子?

身為女兒,又是甚麼樣子?

 

這些腳色,影響著我面對這個情境,會怎樣說話?

 

於是,我會思考到:

這個人,當他不是阿公阿嬤的時候,他會怎樣說話?

這個人,當他身為朋友的時候,他會怎樣說話?

這個人,當他沒有腳色束縛和要求時,他又會怎樣說話?

 

也許,這些多元的聲音,都出現了,這些總和,才是代表部分的他。

如果只有一個聲音,那也許都偏頗,也簡化了眼前這個人!

 

於是,當我和先生意見不同時,我會提醒自己,記得讓不同角色出來說話。

也許我會想溝通說「假設我是你的朋友,我會...做」

假設我是你的太太「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對你有期望,所以語氣會增強了些」

「這兩個都是我,你可以想一想,怎麼做對你比較好,你再跟我說」

 

或是我會說

「身為太太的我在說...身為朋友的我在說...其實我也很矛盾,不曉得怎麼溝通比較好,你認為怎麼做比較好呢?」

 

讓角色的聲音都出來,就會讓溝通變得有一些彈性,也讓親密的家人關係中,有一些喘息的空間。

 

面對長輩,我也正在學。所以當我的爸爸笑著說「唉呦,我怎麼外公魂上身,我們這個年紀就是會變得緊張兮兮的,哈外公魂上身」

我就說「爸,那如果你不是外公,你是爸爸,你想怎麼說話?」

「寶貝女兒快出去,要趕快吃飽,不要餓到,顧寶寶也要顧自己,要吃有營養的阿」

 

我們相視而笑,我的爸爸,是爸爸,也是外公。

而我,是女兒,是我自己,也是母親。

 

家人互動,透過腳色轉換的理解,

不需要叨叨念,我們其實都知道「怎麼做對彼此最好!」

* 圖片授權自李昌周攝影師,版權歸拍攝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