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547.JPG這是三歲的我,畫的「爸爸」

每個人對於爸爸的記憶是什麼呢?而爸爸對我們的人生又各自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我想每個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光是我先生回答這題,他可能跟大多數人經驗很相像,就是爸爸很少參與。
但對我來說,爸爸經驗和媽媽經驗雖不能相比,「爸爸」這個角色,卻重要到足以影響我一生中的重大決定。

和許多孩子不太相同的是,我從小較多時間是爸爸帶大的,也因為我和姊姊被爸爸視為寶貝,所以有更多互動的片刻跟同學相比是很特別且無從取代的。爸爸期許他成為我的心靈導師、生活教練、人生領航員,而這些,在小時候正在迷途或挫折的時候,給了我很大的心靈和精神上方面的力量!

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雖然和爸爸的生活圈變遠了,但是懷孕的時候,生產的時候,現在帶孩子去公園時,在外吃路邊攤時,坐車的時候,當跟我跟孩子對話時,和爸爸的記憶片刻,就更常在日常浮現了...

還記得小學每天放學,爸爸帶著帥氣的鴨舌帽,拉風地騎著名流一百來載我放學,
放學第一件事情就是,「帶我到公園去玩」父女吃臭豆腐、土虱湯,
然後我會說我想去玩,就飛奔到爸爸看的到地公園角落玩盪鞦遷、吊單槓...。

也記得每年爸爸節、爸爸生日、中秋節,過三節什麼節我說要送給爸爸"我考試一百分"的禮物~~
記得他總是笑笑的,不去否定我、也不會讚許我,但要我往目標去拚,我就這麼地去努力了!

然而,對我來說,爸爸帶給我的人生最珍貴的禮物,就是要「懂得欣賞自己」。

我從小是個比較有自我要求的小孩,功課也不錯!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以當年的國中市長獎畢業的成績,不但可以直升所在高中,當年的成績更可以考上嘉義女中、台南女中。

我後來依然選擇家附近商職的綜合高中念書,也許是因為就近也好、想學新的東西也好,不想離家人太遠也好,都是我的考量因素,可這在當時的年代老師們對我的選擇都跌破眼鏡,我也是事後才知道,這算是個非常另類的決定!

我也是很後來才體會到,要走上一條和別人選擇不同的道路,「家人的觀感」是關鍵。

 

老實說,在市區長大的孩子,誰不是扛著"人比人氣死人"的比較機制長大,大家都逃不過課後補習的填鴨,也逃不過家人賦予重重期待的寄望,但這些,在我的青少年時期,都沒有特別被要求,甚至寒輔暑輔都沒去上。這些,都是我國中同儕眼裡的另類決定!

 

其實,我從小就發現,爸爸對我的成績,沒有"跟別人父母一樣"抱持令人窒息的巨大期望。爸爸常說如果我在成績上表現好,就是我自己想考好,如果在成績上表現失常,我對自己很懊惱之餘,他依然地跟我說「妹妹,早點睡,身體健康最重要,不要有壓力」
隔天早上出門前,桌上一定有一張紙條「妹妹,要多注重衛生習慣」(那時候,我心裡的OS就是 好像我很髒亂一樣),我會看了看紙條,放到"爸爸說"的紙盒子裡,然後把衛生習慣拋諸腦海之後,依然故我的準備今天的考試,看書吃早餐!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爸爸怎麼不跟其他的家長一樣,反倒是總是"放錯重點"每天叮嚀的是「早睡」「衛生習慣好」「不要忘東忘西」等差不多就這些,我也會好奇「他怎麼會不關心我的成績呢?」。悲觀一點有時候會想著「是不是他對我沒有期望呢?」
長大一點的時候我鼓起勇氣訪問他「為什麼每個家庭都在追問成績的時候,你沒有跟他們一樣,給我壓力呢?」他說「妹妹阿,妳從小到大都把讀書擺在自己很想做的事了阿,而且像爸爸這樣,凡事只有是自己想爭取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因為這樣,我沒有課後補習,沒有課後填鴨,但我會自己找目標,自動自發追求自己想做的事,事過境遷後,也證明他這樣說好像說的也蠻有他的道理。

 

我發現,也因此我成為一個喜歡跟自己比較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期望和壓力,就很自動自發。

 

但我也發現,這樣的心態,在現實中也是會遇到不同的困境,在我自己的家中「你不用特別表現得怎樣,才會被愛」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甚麼都好,但是外在的環境也許不是這樣,這也是讓我求學時期一度感到有點受苦的來源。念了商職之後,本來也沒有特別的比較心態,還很阿Q地想說「我想考會計執照、中英打檢定、英檢」對我來說,學習習慣就是直接運用在校資源,去設定了下一個目標-專注於"我想在這間學校想要學習什麼"。

 

剛上商職地某一陣子,上學期間會遇到鄰居,看到我唸商職,就說「你唷,要多加油啊(語氣充滿不屑)」,某一天放學等爸媽來載時,恰巧遇到考上第一志願的國中同學,又被異樣的眼光說「阿你怎麼念這裡,不是說好一起念oo高中嗎?」。我當時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失望眼神,沒有什麼抵抗力,只是覺得突然被打入地獄,這些外在評價的總總,當時讓我一時之間非常難受,當天心裡很不平衡,回到家裡想起來就覺得很氣憤,賭氣跟爸爸說「你明天不要載我去上學了」。
 

爸說「為什麼?」, 停了一陣後(僵局)


他擠出了這句「怎麼了?」
 

我說「你是開車帶我去欸,要就要開到第一志願的門口才有價值,我不值得你載我去,我覺得我讓你很丟臉」

爸爸愣了一下,先是默默不作聲。後來緩緩地,跟我說:

「妹妹,不管妳念哪裡,爸爸都會帶你去啊,因為妳不管念哪裡,都是我寶貝女兒欸...」
也許就是這些枝微末節的片刻,讓我一瞬間又有了支撐感,在外在評價的荒蕪中,重新看見我不需要一直一直表現的很優秀,只要身體健康、活著開心,我的存在就足以說明被愛被珍惜的理由了!這種內在的支撐感,是我感到爸爸愛我,不是因為我的表現、我的外在、我把誰比下去,而是因為我是他女兒,我是黃之盈,這件事就足夠被愛!


我覺得如果他當時大罵說「我學費都繳了欸,你這不肖女兒,明天給我起床去上學」我的命運和想法可能就大不同了!當每次我挫折時,爸爸說"你和姊姊是我的兩千金內,沒關係,就再試一次吧!"當下就感到想要再熱血沸騰,奮力往人生目標邁進,讓他感到很有面子(雖然這不是他的目標)!
 

就這樣,爸爸依然規律地連續三年都帶我去商職上學。

直到我從商職畢業,申請入學跨考上師大,榜單大大的一張,貼在學校公布欄!我才覺得平反了同學、鄰居和外界的眼光,也只有那陣子,我才真正心安理得地覺得他帶我去學校有價值。
 

現在回想起來,我對於自己從小是個有志氣的孩子,感到心疼和欣慰,也深感安慰著我有一位特殊的爸爸,他從來沒有在我人生低谷時,講讓我洩氣的話,讓我灰心的話,或者任何讓我喪志的話,他從來不過度期望我,也不讓我小看自己!


當我考上時,他很肯定地說:

「妹妹,這是妳自己的成就,妳一直這麼努力,這是妳人生中圓自己的一個心願!」

爸爸常跟我說「妹妹,你要懂得欣賞自己!」「當別人都不欣賞你的時候,不欣賞就檢討,但不肯定你的時候,如果是對的事情,就要學會欣賞自己!像爸爸這樣,一路走來,沒這麼容易,就要學會欣賞自己!跟自己加油打氣!」
我覺得他不只對自己,對孩子的態度,也是。他相信我有自己的目標,我會跟他討論我遇到的人生大小困境,羞愧的、難過的、無助的、疑惑的,不知所措的,爸爸就像我放置各種心情的儲物盒,不只儲物,還會幫助我代謝,教我怎麼自己代謝,我認為,如果父母沒辦法陪伴孩子在低潮時,一起面對難關,孩子真的會很孤單!父母沒有因為自己的害怕、期望、羞愧、感到難堪,就拋出來給孩子壓力,真的需要很大的愛才有辦法做到!

尤其是對孩子深深地相信的態度,大大的影響著我對自己的觀感,對學生的觀感,對世界的理解,對評價的沒有包袱,在我現在的職場,也影響著我所遇到的家長和學生,更影響我現在的育兒理念。在爸爸節的今天,我決定把現在想的起來的爸爸語錄節錄出來,也許對你、對我、對我們想成為怎樣更好的人,都有機會被撐住一把,掬一杯心靈的雞湯:

 

1.人生,不用往外求,你的答案來自心理面

2.一定會承受磨難,你要求神明,你知道神明是人的時候,也是受盡磨難,他們就是在困境中找到智慧去,面對!
3.要給自己信心,你不是為別人而活!爸爸一路走來,受到挫折和打擊,還不都是好好的坐在這裡。

4.我們做人,不偷不搶不貪不跟別人比較。

5.你要懂得欣賞自己

6.我人生中最大的欣慰,就是有你們兩千金

7.人生中遇到失敗,就單純的去反省失敗,你就跨越失敗了!

8.人生是自己去追求的,你想做甚麼,想好就去做

9.不要大看自己,但更別小看自己!

10.人的一生之中,要懂得定靜安律得,在生活中找到靜下來的時刻

11.不要因為別人打壓你,就跟著看不起自己,你還是要老老實實的面對自己

12.當別人都緊抓些甚麼的時候,你要記得鬆開手一下,才能看的見你抓到的是什麼

13.對別人寬容,對自己慈悲,對有形無形的世界景仰尊重

14.當大家都進步的時候,記得退後一下看看自己正在哪裡

15.別人說的不一定是真的好,追求之前記得看看適不適合自己

16.人各有命,不要跟別人比,但也不要浪費生命。

17.身體最重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能實踐許多理想

18.相信自己是特殊的,因為我們都是特殊的存在

19.要有堅強的信心,面對生活的難題

20.你會遇到許多人、許多事,記得在紛紛擾擾中,記得拿出琴譜悠然自得的彈奏一曲

21.笑一笑,事情就會過去,輕鬆點吧~!

...

(爸爸語錄太多未完待續 哈哈)

希望我爸爸陪伴我的這些話,在你需要的片刻,也同時有機會陪進你的人生
在此也祝福全天下的爸爸,爸爸節快樂哦!


延伸閱讀:
面對伴侶,妳也會有不愛他的時候
你的另一半像長不大的小孩嗎?
家庭關係中,如何增加良性循環

 

 


*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