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這是一本讓我一讀再讀的好書,好像在作者溫柔的筆觸中,把自己的生命也洗鍊一番,希望這本"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臨終關懷師的22個心靈故事"讓你也呼應了自己的某一段人生歷練,彰顯有不同的觸動。

「我從來沒有變得有智慧,大家總以為人老了就會有智慧,但是現在呢,一腳踏進棺材裡了,還是沒長智慧啊」

看了這句話心理酸酸的,這讓我想起過去和朋友一起上到北投泡溫泉,北投有一處每天開放的免費湯屋,

有男湯和女湯。

第一次去的時候,是一個朋友的臨時起意,於是我們幾個人就興致高昂地到湯屋「體驗」

很意外的,

一早的湯屋中,人滿為患,大家都是赤裸裸的擠來擠去,

但清一色的都是年紀較大的長輩,身體的皺褶帶著歲月的痕跡,

可見得我們在這湯屋中,看起來是最年輕的面孔。

我們不敢多亂看,只想趕緊泡進湯池,池子卻非常小,剛好一個蘿蔔一個坑,

當我們放好衣物和私人用品,準備下湯時,有位長輩突然伸手拉住你的頭髮說

"髒阿髒~你們都不曉得自己有多髒,還不趕緊把頭髮紮起來"

我朋友有點難為情,眾目睽睽之下,起身湯池趕緊拿幾根黑色髮夾在把頭髮髻了上去~~

另一位朋友則是下水後發現自己忘了拔手錶,又起身,結果被他旁邊的長輩扯了下去說

"你的水潑到我了,要出去就不准再進來"

這時,驚恐之餘,有點慶幸自己有戴浴帽,也慶幸身段很輕的下水(沒潑到任何人)但依然是有驚嚇阿!

坐在我旁邊的長輩說:人到老年,就是要修,你看,沒有修,充滿怨念。:人要修,心胸就會開!

這位長輩氣定神閒的閉著眼睛說,反倒是我尷尬的別過眼去,心裡卻細細咀嚼這些話。

 

是呀~其實人不管活到多老,終會面臨需要面對自己生命的最後關卡,但要修,是一輩子的功課!

這本書讓我想到這次的泡湯經驗,人不一定是老才會死,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就因病因故身亡,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但在靈性關懷師面前,生命中的遺憾、秘密和恥辱,都似乎有個存放的空間。

書中提到許多人在臨終前提到「自己感受到愛、付出的愛,以及未曾得到的愛,不知道如何給的愛,藏著的愛等」

在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許多人,我們在第一個家庭中感受到愛,也可能被愛的人深深傷害,

可能對不同的人,懷著各種秘密,只因害怕傷害對方,或者對方傷害自己~

遮遮掩掩的部分變成關係中永遠說不開的芥蒂,

單親的媽媽不能聽見兒子有多想爸爸;

婚姻中的男性不能跟老婆分享精神外遇的快感;

自卑的男性,覺得小時候的隱睪症會被另一半恥笑;

愛吃的胖女人,一輩子卻對吃有許多快感,夾雜著罪惡感

這些祕密中,有許多對現在生活的選擇,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渴望,

在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前提下,也傷害了自己,傷害了身邊的另一群人。

人生難兩全,但在生命的盡頭前,不只是告解,也許也是種發洩。

所以,人之將死,其言不一定也善,

但若你願意嘗試閉著眼睛,儘管讓恐懼來到嘴前,

鼓起勇氣,慢慢睜開眼睛,直視這個恐懼

當你,願意檢視這份恐懼,面對這些不堪,

也許就有機會在恐懼背後看見慈悲,

看見,人生的磨難是如何善待了你!

 

 

內容簡介

  22個臨終前最赤裸的生命告白,
  聆聽就能得到力量,於是我們學會,他們太晚才學會的事。

  ★美國亞馬遜書店 4.7顆星推薦
  ★Goodreads 兩千多人評價,97%讀者喜歡此書

  從沒交過朋友是莎拉最大的遺憾,極度害羞的她該不該在死前試著努力融入群體?
  葛羅莉亞從沒讓兒子知道其實他不是爸爸親生的,她該不該在離世前告訴兒子真相?
  辛西雅的體重讓她一輩子受盡嘲笑,為何臨死前她愛上自己的身體?
  一個為了年幼孩子堅持抗癌的女性,為何最終能夠真誠地擁抱死亡?
  ……

  死亡帶來一種急迫性,
  逼得臨終之人正視那些累積了一輩子的創傷、恥辱與遺憾。
  他們藉由訴說自己的故事,努力釐清生命中的壞事究竟為何發生?有何意義?

  臨終前訴說的人生故事,雖然是個人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
  但人生故事有直搗人心的神祕力量,
  聆聽這些故事,我們能從中看見自己,理解並接納生命的豐富樣貌,
  趁早學會,那些他們太晚才學會的事。

  作者凱芮‧伊根從事靈性關懷師工作超過十五年,
  曾陪伴數百人在生命盡頭回顧人生。
  她會踏上這條路,是因為一場讓她身心支離破碎的手術。
  她在剖腹產過程中,肚子還開著麻醉卻失效了,
  醫師緊急使用K他命為她麻醉,卻造成她產後數年飽受精神病所苦。
  臨終之人的生命故事,成了她的療癒良方;
  而這本交織了她個人經歷和臨終故事的書,能讓你我學會:
  「不管經歷了什麼樣的困難,你要接受它,善待它,還要讓它善待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33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