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是為你而來的:日本第一胎內記憶醫師告訴媽媽3500個胎兒的感謝
在懷孕前,到雲林科大帶了場兩天的工作坊,當時在學姊熱切的招待下,討論到好幾年前在研究所的學習,
以及在家庭生活的經營,學姊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就在那一瞬間長大了,現在國中的女兒開始鬧彆扭,自己還真需要調適」
我說,養兒育女都好需要智慧和時刻的心理空間,討論到日前到學姊家住,看到他在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爭執,
覺得她好有智慧,針對事實,讓兩姊弟承認自己的應負的責任,我都不曉得能否做到這樣的程度,
學姊表示其實養兒育女辛苦,是因為父母認為自己被掏空,但其實,孩子也是會選擇父母的!
池川明醫師(一名日本的婦產科醫師,專攻胎內記憶和出生記憶的領域) 並表示其實嬰兒有「胎內記憶」
他發現協助父母知道孩子也是會選擇家庭、選擇父母的這件事情,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連結和對彼此的相處空間,
也發現胎內記憶這件事情是確實在許多小小孩身上獲得確證!有趣的是,
有些孩子會說「我還想在媽媽肚子裡,卻硬是被生了下來,當時還好睏...」
「我啊,在雲上看見這個家,就好想到那裏去,然後我就來了...」
在池川醫師的研究中發現,孩子和父母的連結從出生前選擇家庭就開始,
並且在媽媽體內就有許多感受,媽媽和孩子生產的過程,就有一種共感和默契,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強烈體驗。
所以感到這本書非常有意思,
這本書提供了我們「嬰兒並非只有生理需求滿足的生物體」,而是在
「成為胎兒之前,就有靈體意識產生,並且透過肉身的誕生,
來到這世界上,慢慢學習和適應人世間生活周遭的一切」。
也就是,當母親懷上寶寶的那280天,以每天的日子傳遞不同的訊息給寶寶,
寶寶都是一起度過的,當分娩的那日,媽媽聽從身體的指揮和運作,和寶寶一起努力,
這一切的記憶都會在身體裡傳遞給寶寶,我很喜歡池川醫師在書中的這段話
「孩子們,都是先選好自己的母親,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您也是被您的小孩所選中的喔!」
「孩子們會選擇要出生,據說是因為他們有各自的人生目的!」
看了這本書,會讓你有一些與這家庭和家人的另一個連結,並且了解到,
無論生下來之後如何被教養,你都得歡迎自己到這個世界上,因為這個世界是歡迎你,
謝謝孩子選擇我們之餘,也不要忘記也要謝謝當年的自己,
是我們選擇了家庭、選擇了家人,並不辭千辛萬苦地把自己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