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經典名著
直搗孩子的內心深處,揭開幸福童年的祕密
善解人意、成熟穩重、為父母分憂的「好孩子」人見人愛。但長年關注兒童受虐議題的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卻認為,這樣的早熟背後,很可能隱藏著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暴力,其負面效應將蔓延整個人生,甚至代代相傳。
米勒認為,孩童因需要關愛,所以對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自私與索求都默默忍受。孩子們壓抑自己的需求與傷痛,並以「美好童年」的幻覺將此劇痛隔絕,以致於終生難以面對真實自己。在米勒眼裡,成功者內心的空虛憂鬱、父母後對孩子的過強控制,還有許多精神疾病、犯罪和意識形態偏執等,都與他們童年的情感壓抑有關。
童年生活的真相,可能是個令人畏懼的祕密。但誠如本書所言,「唯有當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自己真實的情感上……才有可能擺脫憂鬱。」米勒深刻的洞察顛覆傳統,震撼歐美,使本書成了歷久不墜的必讀經典,它讓讀者勇於檢視生命,進而成為更健康、更完整的人。
___________以上為博客來網路書店書籍簡介_____________
這本書剛入手,翻個三個小時沒有停,書中直指核心的態度很殘酷,卻也太好看!
書中提及我們在早年時期,因為幼小而脆弱,當我們感受到痛苦,會往外發出訊息(投射)
如果,外面有個可以接住這份痛苦的客體,不但不害怕這訊息,不會輕蔑、不耐煩或忽視這個訊息,
反倒是能接住,並好好回應,那嬰兒將會透過對待者的反應,學習到怎麼照顧自己。
可惜的是,在我們身邊的大人,並非都身懷這種絕技,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
大人在生出我們的同時,也重新經歷了他的童年,重歷一次,若過去有童年的傷痛,就被打開一次
例如:常被忽視的阿京,會覺得孩子不用太多回應,因為自己沒被這樣對待還不是長得好好的,他容易過度輕忽孩子的需求,進而冷若冰霜,冷處理至上;
若阿京不認同他媽媽的冷處理,亦可能選擇一直回應孩子,卻在心底不斷跟孩子較勁,"我們當年都沒有"
一旦孩子不受控制,不珍惜或不知足的時候,就會挑戰到母親的自我,那個"我都沒得到,你憑什麼"的心態就會自然冒出頭。
也因為這種較勁的心態很隱微,不被外人輕易察覺,但孩子其實都很清楚。
在第64頁的地方,提到一位父親總愛跟小孩講恐怖的故事,
一開始起源於這位父親小時候經常被他精神病的母親嚇到,
他會先嘲笑女兒的膽小,幫女兒做好心理準備,然後開始說故事.....
這位父親,藉由跟女兒說故事,看見女兒驚恐的臉,以顯得自己很勇敢,
他想給予孩子小時候曾被剝奪的重要東西/例如:保護、安慰,和大人的解釋等,
但他無意識的將自己童年對無法消化的恐怖的感受,不斷傳給女兒,
以及他從來沒有得到過答案的問題:「為什麼愛我的爸爸(媽媽)要把我嚇個半死?」
我覺得這個故事蠻有意思的,書中的結語是裴斯塔洛奇曾說:
「你可以把魔鬼趕出自己的花園,但你還會在你兒子的花園裡發現它」
我們常在伴侶身上找到一種平衡,也許是「你需要我」「感覺自己還不錯」「在付出的同時感受到愛」
卻不自主的從中重複過往被對待的經驗,甚至是傳到下一代
在137頁指出,我們對下一代施加羞辱的秘密根源就是合理化,
"我這樣是為你好"、"這是讓小孩成材(殘)的方法"、"小孩不打不成器"...
一個沒被好好愛過的孩子,很難懂得什麼是愛,
成年的他會抗議說"說什麼愛是接納,只是屁話"但心裡面卻城隍成懬,
自己獨立在親密關係中,摸索著什麼是愛,對於自己當父親或母親時,又重新歷練一次童年過往,
在133頁提及,為何父母會無視於孩子的害怕,告訴孩子這沒什麼,某種程度可能是想增強孩子的信心,
但另一個層面則是,有一個比自己弱小的角色,已取代童年曾是不安的自己,此時,
他終於可以將內心受盡屈辱的小男孩驅趕出去,投射在別人身上。
而回到剛剛提及的父母對孩子輕蔑的態度的探討P.134則提及,當一個人對弱者輕蔑,實則是要避免暴露自身的無助感,
這是隱藏內心軟弱的最佳方法,真正的強大是接觸自己的軟弱面,體會到他人也有軟弱面,進而不需要用輕蔑,來展現自己的力量。
而許多人,都是透過自己的小孩,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曾有過的無助,忌妒和孤獨。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在每一章節的探討中,毫無保留的進去深探人心脆弱的幽谷,
在幽谷中找到自己成長的軌跡和影子,進而與自己的脆弱面同在,在每個解析的過程,
又跟著讀者重歷了自己的生命一遭,見到自己因為脆弱而過度保護、過度負荷、且害怕軟弱無能,
我們是平凡人,這在你、我、他的心裡面都有,在難以言說之下,透過愛麗絲 米勒的嘴,幫我們好好說出來...
圖片及內容簡介源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92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