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798860_908208475954106_2483417111405478979_n.png

        最近為了讓我們班小孩促進對彼此差異,以及班上同學差異化的理解,在課程中插入一個小小的故事,讓同學互相表達對對方的包容和看見。
        我跟同學說,老師最近聽了一個故事,很想跟你們分享,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非洲部落裡面,有著這樣的一個傳說,當有人犯錯的時候,人們會帶他到村子的中心,並圍繞著他!」我問同學說「你們猜猜看,村民帶他到村子的中心,圍著他,是要對他做什麼呢?」
        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地爭相著說「非洲部落欸,應該很殘酷吧!」
「應該是拿電鋸出來,砍斷手腳」
「煮了他!」「消滅他」
「這種人不應該存在」
「詛咒他」「施咒,讓他死,然後拖出去」
「幫他驅魔」
「跟他講話?」
「看他錯什麼就打哪裡?」
「讓他冷靜一下」
「稱讚他?」
「看他知不知道反省?」
       我說「你們犯錯的時候,都是這樣被對待的嗎?」同學說「非洲欸」「又是部落?」我說「所以是非洲、部落,這些關鍵字,讓你們覺得會被殘忍的對待嗎?你們很有意思欸,這些想法是哪裡來的呢?」他們說「可能就是未開化吧?」「覺得很落後阿!」我問說「那如果是發生在台北市,有人犯了錯,會被怎麼對待呢?」他們說「好好講阿,看他要不要改?」我心想,果然是很國中生的語氣”看他要不要改”這句實在是聽很多學生說過。

       我說「所以你們覺得一個人犯了錯,還是有機會修正的,那怎麼非洲部落會讓你們有”烹煮人”的這種歧見呢?對於部落文化,因為跟大地接近,對敬天、謝天的觀念也許是更濃厚呢,不過無論如何,我們來看看非洲部落的人們,會怎麼處理吧!」
故事是這樣接續的:
「有兩天的時間,
他會對他說這人做過的一切好事!」
因為這個部落相信,人們來到這世界上,都是好的!
        都只是渴望安全、愛、平靜與快樂!
        但有時候,在追求的過程,難免就會犯錯!
        而這些錯誤,就是他們尋求幫助的哭喊,
        於是,人們要聯合起來振作他!

        看著同學們詫異的表情,我接著問同學說:
「我看到你們的表情蠻驚訝的,沒想到非洲部落的人是這樣對待他的吧?
那麼,你們覺得"為什麼人們要聯合起來振作他?"」

同學七嘴八舌的說:
「因為他可能罪不至死」
「大家還想給他機會?」
「希望他有自知之明」
「可能覺得他沒這麼壞?」
「想讓他記得他還有救?」
「…」學生此起彼落的發表,熱絡的猜測著。

我繼續說下去「對,如果是你,也許都希望不被這次就認定是壞的,所以,非洲部落的人們大家群聚一起來振作他,希望他能夠再度連結到”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好的”,讓他再度和神連結上,去提醒他原本很美好、很美好的那個部分,直到...他記起來,他曾經也是帶著渴望愛、渴望平靜、渴望安全、渴望快樂,而來到這個世界上!記得他來的時候有多麼美好,且可以做很多很好很好的事情~」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我們都是可以做很多好好事情的人,在過程中,我們也會犯錯,也渴求原諒和重來!好希望身邊的人能夠再相信自己一次,不要因為一次的過錯,忘記過去的美好和付出、努力和投入!而我們,都是為彼此很重要的存在」
「我們為彼此存在,在我們身上,也有提醒對方”你是好的”的力量!」     我想讓同學知道面對同學犯錯,可以互相提醒,但不是謾罵、指責和貼標籤,這樣的負向循環,都將使我們犯錯之後,誠惶誠恐於怎麼改錯之外,更模糊焦點在於別人怎麼看他?會不會再給他一次機會?比較正向的孩子致力於改進,比較沒信心的孩子,就容易變得自我放棄!
然而,學生「沒信心」加上「自我放棄」,就更容易形成問題行為的來源!我說:「我們如果對帶班上同學犯錯,用一直咒罵他、不相信他的方式對待,第一是沒什麼太大效果,因為木已成舟;第二是難免在你自己犯錯的時候,就更害怕成為那個被咒罵、被不相信的人,以至於更難做到誠實以對!而這樣的負向循環,其實是可以解套的,仍有機會被提醒、被看見”你依然是好的,但怎麼忘記了”的這件事情!」

所以,現在要請你做一個小活動,活動名稱是「送給你心裡面的那個誰」
請你現在,腦袋裡面想一位同學,並在小卡上寫下:

「OOO(同學姓名):
雖然你常常(讓你感到困擾的點)_______________,但是,我想讓你記得,你有時也會(他的優點或對你的好,請寫下三項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常常記得自己的好,然後做更多的好事情!
我為你存在!
祝福你
                          OOO(你的姓名)」
 
       這個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孩子們都很投入,且在相互回饋的過程中,讓彼此去回饋對對方的好,這樣正向互動的效果也很鮮明。即便是在狂飆期的青少年,彼此之間有許多善意是可以具體被提醒的,也透過同學間互相提醒對對方的善,讓班級有互相支持、互相勉勵的氣氛在,在塑造班及情境,除了硬體之外,軟性的小活動,更是讓他們情緒穩定、安於課業學習、對同學相處方面,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這對現階段的孩子來說,是個重要且不可等待的學習哪~

 




ps:若有讀者記得這個故事的來源為何,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
 圖片授權自藝之魚創意設計團隊,版權歸設計者及該團隊所有
 *本文同步發布於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