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551.JPG

「我們交往實在太久了,戀愛的感覺早已消磨,彼此間只剩下習慣和方便!」你說。

2016-04-20                         文/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在婚姻協談的現場,很多怨偶來到心理師跟前,彼此爭執的頻率和惡性循環,實在是根深柢固、舊帳翻不完。這些聽來霹靂火般的爭執內容,有時候都令人懷疑當初雙方將婚戒戴進彼此的指頭上、和對方父母承諾會好好過後半輩子的時候,那些山盟海誓哪裡去了?

  • (圖/達志影像)

    (圖/達志影像)

婚後溝通失能 愛侶變怨偶

怨偶埋怨對方的話,許多都是些老掉牙的問題,像是「他是工作狂,家裡的事都不管」、「他從來不聽我講話」、「他愛寵物多於我」,這些互看對方不順眼的情況比比皆是。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長輩會說:「生了小孩,一切問題就解決了。」這樣的說法給了許多後生晚輩一些希冀,好像生了孩子情況就會改善,可其實在協談現場你會發現,孩子生了,問題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有了孩子之後,有更多家務分工問題、生理與心理的轉變和調適,或有太太擔心自己失去魅力等心路歷程,我甚至遇過先生反過來抱怨太太「是妳逼我生的,所以妳就自己顧」,或是「妳花時間在小孩身上甚過我,那妳就自己處理吧!反正我怎麼做怎麼錯,所以都不要來煩我!」因為分工不均,加上日夜照顧孩子的需求和哭鬧,夫妻之間連溝通的力氣都沒有了,感情消磨得更快。

築起高牆相敬如冰 關係中只剩習慣

關係其實不怕爭執,只怕「築牆」。「築牆」指的是,彼此都害怕衝突,所以不溝通,對彼此不再理會、相敬如「冰」,冷漠以對。這可能影響到溝通的品質,甚至性愛頻率。曾聽先生抱怨:「我健身後,對太太展現我的身材,太太居然不屑一顧,對我一點肯定都沒有。」這種被羞辱的感覺就像賞了先生一巴掌,無地自容,下次他面對太太穿性感內衣求歡的時候,因為想要報復,就一腳將太太踢下床!從此兩人再也無話可說。

其實,這些爭執的情況,在日常生活都是有跡可循的,不要忽視一開始的爭執和對彼此的觀感。我聽過很多夫妻說彼此交往很多年了,也同居過一陣子,原以為這樣就能獲得「愛情御守」的加持,沒想到結婚後爭執不斷,問他們當時的默契哪裡去了?他們說:「我們交往實在太久了,戀愛的感覺早已消磨,彼此間只剩下習慣和方便!」

因更親近而變忽視 本末倒置了成家初衷

「習慣」和「方便」,聽起來多麼令人感傷,這不只是從愛情變親情的轉變而已,若是只有方便和習慣,接下來婚姻中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找誰討、找誰還?若因習慣而步入婚姻,因為生活的某部分令彼此感到熟悉,所以不再保持溝通、探索彼此的差異,或者進行生活的大小磨合,但聽起來諷刺的是,這似乎也意味著「因為你是家人了,在我心裡的排序就往後放,不需要再多花力氣在你身上」。因此很多人從伴侶變家人後,常常發生愈親近的人就表現得愈隨便、愈不介意,或者甚麼話都可以說,結果反而傷了對方而不自知,本末倒置了當初想成為家人的初衷。

放下自尊和身段 回頭重視對方需求

想想看,如果你在外工作了一天、疲憊了一天,有許多的事情已經積壓在心裡許久,當你回到家,你自己選擇的伴侶卻是最瞧不起你、用盡話語刺激你、說話嘲諷你,甚至從頭到尾都不看好你的人,你們組成的這個家失去了歸屬感和意義,這還是你們當初成家的目的嗎?

法國諺語曾提出一個「圍城」的概念:很多人都說婚姻關係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但其實我認為,婚姻關係是一種共同修行的過程,當我們發現我們彼此有這麼多的差異、有這麼多的需求時,我們最該做的,是放下互槓的自尊和身段,重新回頭去重視對方的需求。人的心是溫熱的,再怎麼樣爭執,其實都渴望靠近彼此,想被對方好好地珍惜呀!

 

文章同步發布於自由時報紙本及電子報

圖片授權自李昌周攝影師,版權歸拍攝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