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雞腿是留給妹妹的,姊姊愛吃雞翅,爸爸愛吃雞胸」
「那媽媽你愛吃什麼?」姐姐抬起頭,問媽媽這句。
「吃你們吃剩的阿,別問了,趕快吃吧!」
這是在U太太家最常出現的對話了,每一天,她像被時間追著跑,公司-家裡-家裡-公司-婆家,她這一輩子像陀螺一樣沒有停下忙碌。她喜歡把家裡打理的妥妥當當,讓家人舒舒服服的過日子,當個先生滿意、公婆稱讚的好媳婦。
只是,U太太從來沒想過,這麼愛家的她,還會被先生背叛;也沒想過,原來努力不一定就能夠能促成家庭破滅,面對先生要她簽字離婚,她委屈地想著「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心裡面卻壓抑著憤怒和指責,保持一抹微笑詢問先生。
U太太是家裡的長女,她的母親從小就要求她要當弟妹的榜樣,她從小聽從老師的、爸媽的,功課也維持地不錯,教導弟妹功課。結婚後,她以公婆、先生為主,從來不跟妯娌爭取,也不計較什麼;在職場上,也是以老闆的意見為最大的考量。但她其實不快樂,她常想,自己好像是一個完全沒有自我的人,她的需要好像自始自終都被排在後面,若是要她為自己想、要她愛自己,她也不知道從何做起。
她知道先生和她之間無法真正的親密,但她也說不上原因,她的想法只有兩個,1.是指責先生不忠,或2.是一味地責怪自己,深深自覺是否哪裡怠慢先生,導致自己被丟下,她擺盪在患得患失地選擇裡,不曉得哪裡做錯了?
諮商心理師這樣說:
你身邊有像U太太這樣的人嗎?習慣將自己的需求壓地小小的,充分滿足別人的需求,了解別人的習性,卻從來沒有人知道她要什麼…。
也許,他們只是習慣活在別人的期望裡,習慣著吸收身邊的人眼光,盡力達到別人的期望,若沒有了標準和期望,就難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境地。
可完美主義的人是很辛苦的,以U太太來說,他過度追求滿足每一個人,藉此來滿足自己是個好太太、好媳婦、好員工,卻失去了自己的疆界,讓別人不重視她的需求,也看不見她的渴望。她習慣別人對她寄予厚望,藉此來一次次的達陣和挑戰,她會不斷去找一座山給自己爬,達陣了!期望身邊的人給她鼓勵和掌聲,然後再從身邊的人期望中找下一座山去達成。
這樣人生不斷的達成,讓她也許些許迷失,也可能被充分利用;她可能常常將事情往身上扛,覺得沒有自己不行,別人的寄望給予她一個舞台和認同,就是如果達到了,就是「好」,如果沒有達到,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沒有用的。
她將自己的好綁在別人的眼光裡,於是無法建立真正的親密。雖然這不是表示這是先生可以外遇的理由,但是完美主義的人往往因為太過在乎自己的表現是否達到標準、是否合宜,而常常陷入一種矛盾的情緒,在還沒釐清之前,就先蓋起來,因為擔心這個部分的自己並不好看、因為害怕不會被接納和包容,所以,更不敢面對和承認這個不夠完美的自己。而在親密關係中,無法建立情感連結,某個部分跟「能否在關係中袒露脆弱」有關。
美國西雅圖愛情心理學教授John Gottman的研究顯示「無法建立情感連結」是美國高離婚率的主因之一,她的研究指出首次結婚的離婚率是50%,夫妻常會因為關係的緊張而感到情緒混亂。這樣的夫妻關係往往跟彼此隔一層而感到兩個人仍寂寞的冷感,而當一方無法對另一方伸出援手,就在對方心裡也找不到一個互心依循的位置,於是,關係的裂痕可能早就開始而不自知;另一方面,又可能U太太的先生,只喜歡U太太勞心勞力的樣子,但當太太越是勞心勞力,就與先生的關係越失衡,讓先生覺得越可以予取予求,畢竟在親密關係裡講求的是一種對等的地位,當太太越是被很多事情追著跑,先生就可能越落得輕鬆;當一個越是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先生就越被默許成驕縱不負責任的孩子,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關係中尋求一種平衡,而非失衡的互補,並且袒露自己,都是促成關係更親密的要件!
檢視完美主義的小練習:
你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嗎?無論這個完美主義是從哪裡來?也許是家庭關係,也許是如果你表現不好,就不會被家人讚賞,或被家人接受,都沒關係,那都已經過去了。也許,我們現在可以從以下的問題檢視一下自己在關係中的心態:
1. ( )你是否過度期望在生活中不要出錯,以避免被嫌棄?
2. ( )你是否對於「自己無能」的評價,過度敏感?
3. ( )你是否擔心遭人完全放棄,所以執著在滿足別人的期望?
4. ( )你是否有過人的警惕感,常把事情想成自己的錯,並盡力滿足別人?
5. ( )你是否期許生活中只有讚揚,完全不要有批評最好?
6. ( )你是否需要花很大量的準備工作,讓自己避免於被挑剔?
7. ( )你是否吹毛求疵到讓身邊的人很受不了?
8. ( )你是否把標準訂得過高,常讓自己感到疲憊?
9. ( )你是否因為某些「應該」或「必須」的信念,在全力以赴之餘,仍憂心忡忡不夠好?
10. ( )你是否期望事情總要萬無一失,而壓榨著自己,在事情完成後感到精力用盡?
11. ( )你是否因為要避免遭人非議,就想要過度掌控資訊?
12. ( )你是否常將事情想成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兩種想法?
13. ( )你是否曾被朋友說「頑固」或「固執」,但你覺得是別人不用心?
14. ( )你是否過度想要別人贊同你,不然就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15. ( )你是否過度吸收別人的期望,一旦沒有期望就覺得沒有目標?
若以上有10題以上都是「O」,那也許你對於自己過於苛刻,不准自己有不夠滿意的表現,也可能你過度在乎別人的眼光,而壓得自己喘不過氣,這些都會造成你和周遭的人有某種程度的隔閡,你對於別人滿足的眼光上了癮,卻過度壓抑著自己實際上也有偏好、有喜歡、有厭惡,建議你就像為別人想一下,為自己想一想你是否也有自己的喜歡、偏好、渴望、厭惡,並記錄下來,找個你信任、能接納你想法的人,跟她分享你的這些想法。
我們往往容易對別人好,而對自己嚴苛。記得,把對別人好的方式留一些給自己。
畢竟,自己才是陪伴自己一輩子的人!當我們對自己好,才真正能夠關照到別人!
*本文同步發布於:親子天下嚴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