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育如老師在親子天下的第三場講座,提及過去建中生考完第一次段考臥軌事件、清大生因感情不順跳樓事件,講座內容有豐富的學理,過程更是有沉重、有笑、有淚、有活動、有問答有滿滿的收穫。她提及情緒影響人一生甚鉅。青少年或成人在情緒上瞬間過不去的點,都不是一時之間,而可能是累積而來的。講座中她提到,從人類研究腦部開始,透過腦部「刺激-反應」測得血氧量的濃度,知道腦部哪一塊的對應位置,例如大腦的顳葉區對應「聽覺」枕葉對應「視覺區」前額葉對應到「思考、問題解決判斷」等。但情緒一開始卻無法在腦內側得,我們常常感到有情緒,生氣的時候全身血脈賁張、低落時甚麼都不想動、難過時感到沉重、興奮時全身細胞欣欣向榮、快樂時想找人分享覺得甚麼事都很順遂,這好像都不僅止於腦內發生的作用,而是全身一起作用,所以有人說,"心情好"的對對應位置好像是在於「心窩處」,像是心暖暖的、心酸酸的、心痛痛的。這些都指出好像情緒,是無法單純用腦袋來解釋的~

 

基於以上的狀態,育如老師說明:我們大學的普通心理學的定義就說的很清楚「情緒,是一組生理的激動狀態」

而透過腦波的實驗,又對應不到情緒對應到腦袋的哪裡?

那麼,情緒又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呢?

 

[ 腦波實驗EGG操作 ]

後來,我們發現,原來情緒藏在腦袋裡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undefined

「海馬迴」(長得像耳朵)管理情緒經驗的記憶(像是一個溫暖的經驗、難受的經驗、驚喜的經驗都記錄在這裡)

「杏仁核」則是我們原始情緒的反應(原始腦)包含六組基本情緒(喜、怒、哀、驚、恐、愛)

這些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狀態,以及對外界事物的判斷,所以,別人講同樣一句話,大多數的人都沒反應,

可是妳感到特別的難過/生氣/悲傷/忌妒/難熬/尷尬等等,大多數都與眼前的人無關,跟你提去了什麼經驗有關。

 

而身為新手爸爸/媽媽,也許會有同樣的心情,希望寶寶不哭不鬧,好帶好邀持(台語)最好最貼心。

嬰兒從出生就有情緒,主動發出訊息希望主要照顧者給餵、換尿布、陪玩、自我中心得不得了,

而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得他們,常讓照顧者身心俱疲,那為什麼演化要留下「情緒」呢?

華人社會,社會期待是要我們練就『喜怒不形於色、允執厥中、斷絕七情六慾、有教養,舉止合宜,修飾掉不合宜的心情』

人們對於情緒的表達較批判,所以對「情緒」負面的形容詞>正面形容詞,

例如:得意容易忘形、對做錯事應該自慚形穢、做人休想為所欲為、怒急容易攻心等,

所以做人要懂得忍耐、忍讓,遇到任何狀況,強調「忍為上策」越長大越懂事的指標,

希望能盡可能閹割掉情緒(七情六慾)這一關,崇尚六根清淨、無欲無為的平靜狀態。


undefined演化如能帶來六根清淨,豈不更好?

但其實,如果小孩都是自己帶得父母親,就會發現,孩子的哭泣會有層次上的不同,

餓的話,這種哭會夾雜無力的痛感,

不舒服,這種哭會夾雜淒厲的尖叫,

找人玩,這種哭會斷斷續續,看主要照顧者反應等。

嬰兒透過情緒的起伏,發出聲音,來找到與主要照顧者溝通的橋樑。

 

image.jpeg

寶寶運用情緒主要照顧者溝通需求,有些父母會去學嬰兒手語,促進寶寶表達的能力,取代寶寶因為表達的困境而情緒化,

父母又因為孩子情緒化而責罰她,雙方都很挫折。

 

育如老師說:運用嬰兒手語當作還未發展語言時期的橋樑,研究指出可增進寶寶後來發展語言的敏銳度。

undefined嬰兒手語示意圖

 

 

而寶寶的情緒是一組精密又巧妙的設計,情緒的出現,更是循序漸進.....

舉例來說:寶寶發展出「害怕」的情緒,是在六個月大會爬的時候。

六個月前的嬰兒因為視力發展的關係,你抱她在高處往下望,她沒有感覺,

但當他會爬的時候( 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

爬到樓梯間/或是床邊往下望,通常會回頭,因為他已經發展出深度知覺的概念,

知道害怕和危險。情緒的演化是一種保護的機制,讓他知道危險在哪裡?

undefined

PS:圖片取自GOOGLE搜尋引擎,經典實驗:嬰兒視覺懸崖

 

而人的情緒,分成兩個部分,

一是上半部的『情緒學習』(在冰山一角,了解情緒、在社會情境中如何合一的表達心情、因應社會性行為)

一是下半部的『情感人格』(通常會在關係中出狀況的,取決於早年經驗是否破碎,影響對人和關係的預期)

undefined

PS:圖片取自GOOGLE搜尋引擎,冰山上下的示意圖

冰山下的這一塊,肇因於早年(尤其0-6歲的情緒記憶和經驗)

而研究者又怎麼證明到底是「有奶便是娘即可」還是「有愛便是娘才重要」的呢?

 

開始一條理解愛和早年影響人情緒人格破碎程度的漫長之路:100年前的推論vs100年後的科學實驗證實

【佛洛依德的六歲定一生vs依附理論的驗證】

一、佛洛伊德:從瘋狂的人身上找折斷裡制線的斷點

早年對於瘋狂的人,實在拿不出怎麼辦,佛洛伊德當年在維也納大學表現優異,26歲當上專職醫師,從臨床經驗、教學經驗,慢慢發產出運用夢、催眠、闡釋的技術,運用投射技術也好、夢的解析、躺椅的形式也罷,試圖將我們所未知的自己(潛意識),將「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意圖在理解手上的精神病患個案,期間佛洛伊德也持續接觸哲學的作品,摸索探路著理解"為何人會瘋狂",除了他早年喜愛尼采的作品,到後來大量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從莎士比亞的作品中你能找到許多佛洛伊德的理論原型。

對於情緒主題,他意外發現於從精神病患身上發掘共通點是早年(尤其六歲前)都經歷虐待忽視或精神上嚴重創傷,尤其性虐待,會造成是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的決條件,但當年因為對象都是白種/男人/精神病患,備受科學實證研究者的質疑,認為他的理論無推論的依據。

故後續行為學派開始拿貓、狗、鴿子、老鼠,來做一系列的實驗,批判佛洛依德的人格三結構無中生有,無推論性,只侷限於某些族群的論調。

 

二、演化觀點:為什麼需要情緒,追求「沒有情緒、六根清淨」豈不人生最高境界?
講座中提到越低等的生物,越能於脫離母體之後獨立生存;

越高等的動物,則越困難,這也是情緒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剛出生的嬰孩,無法脫離母體獨立存活,他必須發出哭聲,尋求幫助(找人玩、找吃的、討抱抱)

也透過笑容,給予照顧他的人酬賞和回饋(照顧者會覺得一天的辛勞都被療癒了)

而嬰兒在出生後的一兩個月會笑,其實都是種眼動的反射動作,這對嬰兒心情無關的反射,卻對主要照顧者很療癒

在嬰兒兩個月後,他開始能辨識人臉,他的笑容,才具備和主要照顧者互動的社會意義存在。

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id=1900寶寶笑了~談嬰兒期的社會性微笑)

undefined

三、依附理論:推翻"有奶便是娘"

心理學經典又殘忍的實驗之一: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為了了解除了生理需求以外,是否也有愛和關懷的需求,

Harlow找與人最相關的動物-猴子,了解猴子的動物行為,他們做了經典的實驗如下

殘酷實驗(一)

將剛出生的猴子和母親分離,給了兩個戴裡媽媽,一個是鐵絲網的媽媽(身上帶著奶瓶)、一個是絨布媽媽(身上無奶瓶只有絨布),

他們發現:小猴子大多時候都抱在絨布媽媽身上,只有肚子很餓的時候,才尋求鐵絲網媽媽的奶瓶,隨後又跳回絨布媽媽身上。

[絨布媽媽vs鐵絲網媽媽]

殘酷實驗(二)

實驗者將剛出生的小猴與母猴分離後,只給予鐵絲網媽媽和奶瓶,大多數時候,小猴會在籠子內來回踱步,感到焦躁不安。

你是否有注意到動物園裡的動物,如果感到焦躁會發出聲音,或在籠內踱步,感到情緒喘喘不安那種狀態。

他們甚至發現,猴子開始咬自己,攻擊自己的身體,並且拿自己的頭撞牆。

這樣子環境長大的恆河猴,正值發情期時,一般動物會求偶的需求,實驗者測試他的賀爾蒙符合求偶的條件,

但放交配的公猴或母猴進入籠內,他不但不求偶,還攻擊對方,無法進行交配。

(對演化來說:一個物種不懂得怎麼求偶,是很深的殘障損傷,因為這樣會關乎演化下一代的障礙)

後續,Harlow甚至是用機器嚇小猴,看小猴在沒有安全感和愛撫的狀況下,會怎麼辦。

小猴不斷要自己的身體、拿身體去撞牆壁,重複性這樣的行為,希望獲得某種回應。

 

所以,除了食物之外,早年的「愛與依附」在動物行為中,具足了十足的重要性。

證明對於高等動物來說,除了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之外,愛和互動的滋養實為必要。

 

這些動物實驗,又怎麼推論到人類的情緒和依附上呢?
 

然而,很多科學家還是認為,這些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人類」,

但我們要怎麼拿人類來進行實驗呢?這本身有倫理道德上的考量,

沒想到,殘酷的戰爭和羅馬尼亞政策性的錯誤,給予了研究者一個觀察的契機

下一篇:孤兒怨:早年經驗,如何影響人在情緒上的創傷反應?(下)

undefined

 

 

 

 

親子天下親職力講座,活動網頁:http://bit.ly/2lGyzhq

親子天下嚴選:暑假間,親子出遊怎麼安排 http://best.parenting.com.tw/article_list.php?m=1&s=31

2017親子天下夏令營 動手做 玩中學:http://topic.parenting.com.tw/camp/2017/winter/article.html

 

arrow
arrow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