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0151510_IMG_9046.JPG

「老公,隔壁那對夫妻好像鬧到要離婚了耶~」
「他有這樣說嗎?我記得他們就常吵架,有說要離婚嗎?」先生一邊開車,一邊不經意地回著。
「有阿,你忘記了,昨晚他們吵架,就再說財產要歸誰歸誰,小孩要歸誰,房子登記誰,吵得很大聲阿」太太煞有其事的說著昨晚的事。
「是喔,他們不是每次都這樣吵嗎?最後不還是沒怎樣」先生一邊開著車,表現地事不關己。
「這次不一樣,以前那個太太的態度很跋扈,這次是一直啜泣,看來是離定了…」太太將雙手抱在胸前,篤定地這麼說著。
「好啦,我們不要去討論別人的事,這樣好八卦」他有點煩了,太太要不就是細數柴米油鹽醬醋茶,要不就聊別人家的八卦,他好不厭煩。
「欸,我是關心他們好不好,你不覺得這樣很不公平嗎?那太太生兩個小孩,連工作都辭掉了,最後甚麼都沒有,好可憐…」太太說到這邊心酸了起來,想到自己也是選擇辭掉工作,在家當家庭主婦,鄰居的事件,他想拿來借鏡,卻也不免地擔心起來,可是這點擔心,先生並沒有聽出來。
「我覺得不要去管人家的事情,他們要怎麼樣是人家的事情,就快要到家了,東西拿好」先生的要求對太太來說不是滋味。
太太心想”我已經明示暗示你,不要像隔壁那個不體貼的男人這麼沒良心,你事不關己之外,還覺得我多事”太太越想越氣,認為自己在家裡已經跟不上外面的腳步,唯一的興趣就是茶餘飯後八卦一下左鄰右舍的事情,而先生不搭話也就算了,還覺得她多事,甚至直接忽略她的擔心。
「你要像隔壁的那樣就去啦~有甚麼了不起,對,我就是村姑只會八卦」太太甩門進屋,留下一臉錯愕的先生。
一、 情緒事件,容易引發依附的需求

有時候在伴侶之間,會提起的話題,不只有新聞或話題本身,還有「與對方連結」的需求,有這樣的觀點,你會發現,對方地明示暗示,可能都指向他的擔憂和恐懼,這點沒有機會被回應,就容易引發情緒化的反應。
二、男女在理解事情的生理結構差異

男生和女生在生理構造上以及使用上本身就不盡相同,大多數的男生面對壓力時,會活化右邊的杏仁核,對於事情的概況記得比較清楚,而女生在面對壓力時則是活化左邊的杏仁核,對於事件的細節較鉅細靡遺,在理解事情方面也比較容易瑣碎而雜亂,透過說的過程,一邊整理出事情的概要。

在婚姻關係的溝通中,有些人常覺得女性特質比較明顯的那一方比較情緒化,但其實情緒化的背後,可能是渴望被對方認同,尋求對方心理上的連結,不一定是不好的,而對男性而言,有些男性對於不擅表達,也因感到極大壓力而壓抑情緒,或者更加情緒化,鋌而走險地用更激烈的手段表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在親密關係的把關中,帶著促進彼此關係的立場,了解彼此表達方式的差異,並且理解渴望被對方了解和認同的心情,可以讓雙方都更舒服自在的相處,減緩差異,增加理解的心!

 

 

ps:本文將同步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 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